第六百七十三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1 / 2)

办公室中,坐在沙发上的翁筠宗挠了挠脑袋。

对于徐川突然提出来的开采月球矿藏的想法,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毕竟他本身就不是采矿业的专家。

思索好了一会,他才看向徐川开口道“既然你已经有了决定,劝说什么我就不说了,这份计划报告我等会带走好好研究一下。”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过月面矿藏的开采并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航天研究所这边老实说也不具备什么开采矿藏的能力,就算是整个星海研究院,也不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按照我的想法,如果真要进行的话,我建议联络一下国内的那些矿业集团和相关的专家,先做个具体的调查。”

徐川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了。关于月面矿藏的开采和智能化设备的研发,这边我已经写过信件交给工业蔀那边了,届时我将亲自牵头来组织这个项目,相信不会有多大的问题的。”

月面资源的开发,是他早就规划好了的项目。

如果是放在传统化学燃料运载火箭航天的时代,想要在月面上建立一个科研基地,进行矿藏资源的开采无疑是一件相当难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十年或二十年内几乎不可能做到。

但在小型聚变堆空天发动机组成的电推进系统面前,这一不可能转变成了可能。

星海号航天飞机脱离地球重力井,进入太空后拥有传统宇宙飞船无法比拟的运载能力。

通过地面火箭或另一架航天飞机进行物资的补充,它甚至能做到一次性将各种科研设备和开矿工具带上月球。

如果是二代电推进航天飞机完成设计研发制造的话,它甚至能不意外登月设备,直接将各种物资无障碍的输送到月面上。

这样一来,在月面上开采矿物最大的阻碍就是月面上低重力近乎真空的环境了。

解决了这两个,剩下的问题可以说都不会是阻碍。

而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徐川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

或许从技术方面来算,这种方案算不上有多么的成熟,但可行性是完全足够。

因为近些年来,智能化开矿设备的发展相当迅猛。

比如无人驾驶。

或许在城市中,在高速路上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完善,但在矿区中,这却是一项完全可以落地的技术。

比如澳洲区域的铁矿,从2012年就开始规模化应用无人驾驶运输,降低人工成本,开矿的危险性等等。截止到目前,澳洲已经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矿区资源,都是通过无人大型工程车运送的。

而在国内,2020年的时候,矿业蔀门局也都发布关于加快开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矿藏智能化的分阶段发展目标。

比如在煤矿领域,高层就做出了指示,规划在2025年时,国内的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包括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等等。

从这些来看,智能化采矿毫无疑问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月面矿藏的开采和技术的推进,也能反过来助力国内智能化工业体系的发展。

此外,另一方面他之所以急着现在就上马月面矿藏资源开采项目的原因,也在于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前哨基地的建立这方面。

毕竟真要严格的说起来,月面上的资源,除了氦三以外,其他的在地球上都有着相对大量的储备。

至少要说缺少,其实是不太缺的,唯一的问题在于运输成本而已。

如果错过了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基地的这一波刚性需求,恐怕后续月面矿藏的开采方案规划将无期限的拖延下去。

毕竟去月面上采矿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并不现实,它的成本是远大于在地球上开采矿物的。

靠月面采矿盈利,那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徐川看来,除非未来月面基地大规模的开发,否则等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基地完成后,后续的月球探索对于月球上矿藏资源的需求就不会很大了。

至少短时间不会很大了。

当然,像水冰资源、氦三资源这些就不在讨论中了。

这些资源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是刚性需求或高度紧缺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

京城,复兴路,工业与信息蔀的总蔀大楼中。

坐在办公室中,一名头发已经全白了的老人带着一副老花镜慢慢的看完了手中的信件和调查报告文件。

在他的对面,是航天局的领导邬远康,这会正正襟危坐的端着身姿坐在沙发上。

过了半响,办公桌后的老人伸手摘掉了眼镜,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文件后思忖了一会开口道“月球,智能化采矿体系的推进,月面生物圈工程和科研基地的建设徐院士的这份规划,还真是让人有些出乎意料啊。”

智能化采矿体系的推进的确是华国一直在做的工作,不过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