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五:痛并快乐着!(2 / 3)

球分出一部分货轮,专门给李抗战运输物资。

李抗战这边也张榜安民,以后在果干没有黄赌渎,甚至还雇佣当地群众给他建设厂区。

还承诺以后会给大家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

李抗战这样的头领,正是大家需要的,所以他一时间收获了人心。

内地的李氏集团变更了,这下子很多人都知道了,李氏集团撤离,将产业卖给了郭嘉。

大家都在猜测,李氏集团的下一步动作。

肯定是有大动作,不然不会抛售这么多产业,聚拢这么多的资金。

无数记者就像鲨鱼问到了血腥味,只是李家人一個个守口如瓶,全都说不知道,让他们采访李抗战去。

这些人蹲在李家门前,一日,两日,数日。

确看不到李抗战走出来。

李抗战这个时候在做什么

他在成立治安单位,以后他的地盘不能混乱,治安的问题要分离出来。

君正分离,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零首付,每个月还贷款。

虽然这些人赚的钱除了吃喝,剩下的还贷款了,还有利息,但他们心甘如怡,起码看到了希望。

“领导”

李抗战笑着跟这些人点头。

“你们的房子建的好快啊”

“当然了,建完我们就能住进去了,再也不用当街露宿了。”

李抗战“家具厂那边也在动工,等以后你们可以去选家具,开了工资慢慢还就是了。”

底层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李抗战要做的就留是保证让他们吃饱穿暖。

有公开,有工资拿。

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钱花了,就算花光了,还能再赚。

李抗战没有跟当地人采购粮食。

因为本来就不多。

而是走海运,跟内地以及其他邻邦,底价采购生活物资。

粮食,都是陈粮。

当然,也是因为陈粮的价格要便宜一些。

只要能填饱肚子,陈米跟新米没人会在乎的

甚至还大量采购了玉米面等粗粮。

还是因为价格便宜。

当粮食运回来,只要给李抗战工作就能获得是食物。

一天两顿窝头,一顿馒头

一个星期吃三顿米饭。

一天两顿素,一顿荤。

这生活标准,目前看上去还不错

火车皮运来的粮食,都不用组织人去装卸。

很多人都主动去扛包,用木板车帮忙一起,人多力量大。

李抗战也看到了人们脸上久违的笑容。

李抗战来到施工现场,告诫厨子。

“不需要你做的多好吃,但一定要量大管饱,大家都是干体力活,不吃饱就没力气”

“好的,领导”

“如果让我发现,谁敢贪墨,别怪我翻脸无情”

没到一处,李抗战都会告诫所有人。

接着是衣裳跟鞋子。

好多孩子都光着腚,挂着脚丫。

李抗战要先给孩子们谋福利,大人可以坚持一下,但孩子们不行

而且,只要对孩子们好,大人也会感激他。

所料凉鞋,成本不过三两块钱一双。

背心短裤,成本一块多一件。

这些孩子都跟着家里的大人,帮忙捡石头。

无非是想吃口饱饭,李抗战也没阻拦他们。

反而还亲自给这些孩子,发放物资。

看着感动的人们落泪,李抗战心里不是滋味。

虽然花钱如流水,李抗战心疼,但也很快乐。

为了钱,李抗战都愁白了头。

如此下去,把李家掏空了,也不够填窟窿。

想要解决问题,只能是引入资金,可是李抗战还不想这么做。

如今只能借钱了,不是办法的办法,李抗战也没其他更好的办法。

修桥铺路,改善居住环境,这些都是势在必行的。

李抗战跟内地的企业,开始用贷款的形式采购。

有些东西,他只能先用钱来采购了。

因为百废待兴,当地小厂在扩建,一时间也无法供应更多的材料。

这钱省不得

徐静理“你最近太累了。”

李抗战“理儿,你说我这么做,是对是错”

徐静理“哪有绝对的错与对”

“理儿,我们再要个孩子吧”

“现在还不行,我没时间啊”

李抗战“你不把你母亲接来啊”

徐静理“不了,让她跟我妹妹们就在小酒馆吧。”

徐慧珍的小酒馆,虽然生意不多,但地址好,游客累了都会进去歇歇脚。

顺便打卡拍照。

徐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