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仇恨,是炎黄送给华夏人最好的礼物(2 / 3)

“当时,宋、金之间,还有大量的军阀盘踞,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江淮之间的李成。李成出身平民,以悍勇出名。平日里,李成还特意照顾士卒,士兵没有吃饭,自己也不吃;士兵生病,就亲自探视,就算下雨也不让人随从打伞。后来他投靠金国,有人告发他谋反,兀术把人送到他那里,李成也只把告发者抽了一顿就放了。因此,士兵乐意听从他的命令,即使号令森严,也没有人触犯。在投靠金人、刘豫的军阀里,是最能打的一个。”

“赵构希望讨平这些半独立的军阀,就命令大将张俊率军出征。但张俊畏惧李成,觉得靠自己肯定打不赢,专门找赵构把岳飞要了过来。之后的交战里,岳飞作为先锋,多次身先士卒,屡屡击败李成的军队。李成招架不住,率领残兵向北逃走,投靠刘豫去了。余部数万人,大多向宋军投降,被张俊等人收编。”

“李成败走之后,最近的军阀,是正在进攻江西的张用。张用和岳飞是同乡,原本也是民兵,响应宗泽的号召勤王,守卫汴京。宗泽死后,杜充取代了他。但杜充完全没有北伐的念头,金人南下,也不敢抵抗,反而派人挖开黄河,说这样就能阻挡敌军。因此,义军离心离德,不少人离开了队伍,成了‘乱兵’、‘军贼’。当时的人说,宗泽能把盗贼变成士兵,杜充能把士兵变成贼人,就是说这些人的。”

“张用和杜充关系不好,杜充就阴谋火并他,派遣手下将领曹成、李宝、桑仲、岳飞等人,袭击不听话的张用和王善。岳飞劝他不要打,杜充不听;退让一步,说自己乐意去招降张用,杜充也不答应,非要让他们出兵攻打。”

“然而张用等人已经得知情报,做好了准备,结果官军大败,李宝被活捉,只有岳飞部击溃了当面的敌人。但各方的矛盾,已经难以挽回。”

“事后,张用脱离宋军,一路南下,成为独立的军阀。他的妻子,外号叫‘一丈青’,勇猛非凡,也很有名气。两人盘踞在在汉阳到鄂州一带,还有余力向东扩张。朝廷又让张俊部前往征讨,张俊问岳飞怎么办,岳飞说不需要用士兵。他给张用夫妇写信,陈明利害。张用之前和岳飞交手过,了解他的实力,于是带领五万部众,接受了劝降。这些人也被朝廷收编,岳飞也因为功劳,被赵构接连提拔,开始独立领军,所部增长到数千人。”

“张用以南,是盘踞在湖南一带的军阀曹成。原来杜充火并赶走张用、王善之后,部众离散,于是心虚起来。正好金人南下,杜充一箭未发,就丢了东京跑路,一路逃到建康。然而,赵构对此不但不责怪,还予以嘉奖,封他做右相,让他戍守建康。但是杜充已经吓破了胆,等金人打过来,干脆直接投降了。”

“杜充的部下,也完全溃散。岳飞因为抗金过于坚决,导致手下的士兵、军资损失很大,数量一直上不去,一度连粮食都不够吃了,全军硬撑着饿肚子。而曹成等人提前逃走,所以保全了不少。”

“岳飞南下时,曹成已经聚集了数万人。他本人同样是普通士兵出身,屡经战阵,战斗力也很强。岳飞派人劝降曹成,但曹成发现岳飞只有八千人,不以为意。两军交战,曹成手下的骁将杨再兴率众直扑岳家军营垒,击杀部将韩顺夫。岳飞增兵对抗,派遣张宪、王经等人参战,又被杨再兴击败,岳飞的弟弟岳翻战死。双方反复拉锯,多次在山岭间交战,最后,曹成部实在抵挡不住,开始溃逃。”

“虽然损失很大,但岳飞还是要求手下不要滥杀,尽可能招降被胁从者。遇到顽抗的首领,再考虑诛杀,曹成的士兵于是纷纷投降。曹成逃到广东,又窜入江西,张宪等人就一路追击。最后,曹成正好撞上了从福建回师的韩世忠,实在跑不掉了,便向韩世忠投降。而沿途跑散的士兵,则大多选择了投奔岳飞。岳飞收编了杨再兴以下,精锐两万余人,实力强盛起来。”

“这时,襄阳地区,盘踞的是宗泽所部分离出来的军阀李横。李横等人独立性很强,不听朝廷命令,擅自北伐,一路击败伪齐军队,收降牛皋、董先等人,东路收复颍昌府,西路收复洛阳,开始夹击汴京。”

“刘豫连忙向金人求援,得到兀术率领的援军。又派遣手下最能打的大将李成,在汴京旁和李横交战。李横的军队十分贫穷,连盔甲都缺乏,结果被击败。李成顺势南下追击,攻克襄阳。岳飞奉命出击,连续收复几座城池,李成已经被他打出心理阴影,听说他过来,直接丢下襄阳跑了。”

“岳飞于是收编了李横手下,包括牛皋、董先等部。后来刘豫、兀术多次给李成增兵,但李成屡战屡败,增援的金兵也损失惨重,最后只能退走。”

“但朝廷严令不允许追出境外,岳飞于是回到襄阳,在此经营。南宋的荆襄诸军,就是由此开始的。一直到南宋末年,这支军队还是朝廷依仗的支柱。等襄阳被攻陷,南宋也就很快灭亡了。”

“岳家军的主要部分,就是由钟相、杨幺部,和这些招降的各路军阀组成的。而被招降的军阀兵,大部分都曾经是当年的义军。我想,他的军队,能维持严格的纪律,和士兵的来源,也是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