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1 / 3)

第三十一章

北胡人被安置进了同文馆。礼部众人今日的任务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赵疆发话道“诸位辛苦, 今日便下值罢。”

有了这句话,其余的官员才终于能松下心中的最后一口气,这便相互供一拱手, 告辞回家。

这一天仿佛过了有六十个时辰那样漫长。心绪起伏、忧虑激动之间, 官员们早已疲惫不堪。

有的人大冷天后背都已经湿透了。

只有李大人颤颤巍巍地站在冷风之中, 瞧着僚属们也不过问于他,随着赵疆一句话便四散而去, 脸上神色茫然。

好似反应了一会儿, 才扭头问赵疆“夏至夏至夏至还有半年”

赵疆笑起来,“是, 夏至还有半年呢。”他道“我送李大人回府。”

半个时辰之后, 李成茂满脸茫然地坐在自己家正厅上座, 用一双浑浊的眼睛迷迷瞪瞪地瞧着赵疆,仿佛在奇怪他为什么还不走, 或者干脆已经忘了他为什么在这。

老大人的管家也已经须发皆白,此时不由得有些尴尬,为自家主人解释道“大人近些年身体不太好,最近几日又是操劳, 食水不进,刚刚许是吹了冷风”

赵疆放下茶“既然大人身体不适, 赵某便不久留了。”

“只是”

他顿了顿, 看向这病骨支离,耳聋眼花的老头“北胡来朝不过区区小事,自有吾等后辈忙碌,李大人还是以自身为重。

赵疆起身道“国家柱石,当惜身敬命,方为英雄也。”

管家听懂了, 是以一愣。

老头没听清,还迷迷糊糊地问赵疆“什么铸石”

那穿绛紫色官袍的身影已出门而去。

而此时,老管家双唇颤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嘶声道“大人,赵侍郎说得对,您这是何苦啊”

李成茂垂着眼,慢慢道“二十多年了,我从未有一刻提气扬眉”

他的声音因苍老久病而喑哑。

他是礼部的尚书。

国可疲敝,人可凋零,礼,不能倒。

“大盛积病难返今北胡入京,正如雕枭凌空我食大盛俸禄,受百姓供养又何惜此头”

老管家抱着李成茂双腿大哭,哭毕,哽咽道“如今有赵将军,北胡何足为惧您更应如他所言,爱惜己身”

李成茂笑了两声,将自己呛得直咳。

“他不输他父亲。”

不,或许这个看起来年轻的,莽撞的,在北胡人面前掷戟射雕的赵疆,比他的父亲更强大。

只是有救的或许是万民,却不是他的大盛。

老管家听见李成茂咳嗽,吓得魂飞天外,连滚带爬地就要去叫大夫。

却被李成茂喊住了。

老头倚着炕桌,眼神却清明起来。

他道“不必叫大夫了。”

赵疆一个敢把北胡称为“区区小事”的“礼部侍郎”,一个着紫衣戴乌纱,却被他的管家下意识称为“赵将军”的人。

能看穿他的打算,却叫他“惜身敬命”。

不论如何,他总要耗着这把老骨头看一看,看看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李成茂对满脸担忧的管家吩咐道“我要吃饭,给我拿一碗饭来。”

今日见此赵疆,倒不妨听他一句

暂且做个英雄。

第二日,赵疆上朝。

他由掖门信步而入,在百官的目光下往礼部尚书李成茂的身后一站,姿态自然,神色轻松,仿佛昨日弄出那样大动静的人与他无关一样。

皇帝坐在御座之上,眯着眼睛望向阶下众人。

“众卿想必已知,我大盛,出了一名掷戟射雕的勇士”他兴致勃勃,大声道“赵卿悍勇,当世罕见,来人,赐金冠”

百官都知道这赵疆昨日在城门前大大长了大盛的脸面,但毕竟这次北胡使团并非番邦觐见,而是两国外交,客人一到就弄出一条命虽然是鸟命,未免不好看。

哪知皇帝竟然真的要褒奖他,竟还是重赏。

两名内侍捧一只彩漆木盒,小碎步地走到殿前。

赵疆出列谢恩,然后伸手打开了漆盒。

那里面是一顶束发金冠。赵疆将金冠从盒子中托起来,便听近前的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金冠并无多少特别,皇宫大内的造物,当然工艺精巧,但也不是镶珠嵌宝的豪奢之物,只在发冠底部有两只抢戏绣球的金狮,雕得活灵活现,中心一颗鲜红的宝石,正是绣球。

“陛下,此举、此举不妥啊”

户部尚书李成茂颤颤巍巍地从百官列中走出两步,“寿康王的旧物,赐予臣子,于礼不和”

李成茂年老体衰,最近几年又糊糊涂涂的,已经很少在朝会上开口了。

但他这一开口,却是说出了许多人不敢说的话。

便又有三四名重臣,觑着皇帝的神色,跟着开口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