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御书房。
皇帝正在发火。
“竟敢隐瞒于朕, 呵”他将一封奏折掼在地上,骂道“既然卢瑞麟说他身体有恙,要叶落归根, 那朕就送他一个方便”
一旁的侍卫揣度着皇帝的意思, 问道“让卢大人病逝”
皇帝面无表情“不。”
他突然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来“他想叶落归根合家归隐, 朕总要成全他。”
他吩咐道“将他家人的脑袋斩来,与死囚之首一同煮烂,让他好好认一认, 先将他的骨肉至亲挑出来归葬回乡才是。”
“他不是会相面么, 也该会相骨。”
纵使那侍卫是刀口舔血见惯了生死的, 也不由得为皇帝的安排悚然而惊。
这卢瑞麟卢大人,精通命理玄学, 不知是否算到自己这一封乞骸骨的折子能招来如此灾殃。
“卢大人对陛下的隐瞒, 是否需要问一问”
这“问一问”说的委婉, 但具体操作的时候当然需要加入一些刺鞭、烙铁和刑架。
皇帝冷笑“不必。”
“卢瑞麟既已欺瞒, 朕没兴趣听他再说一个字。”
他吩咐道“这件事,就让林惊去做。”
侍卫低头的应是,退出了书房。
他只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刀是不会有恻隐之心的。
锋刃斩向谁, 由不得做刀的人说了算。
更何况, 绣衣阁的新任指挥林惊, 根本就不是一个有心的人。
皇帝倚在圈椅中, 对自己突如其来的妙想十分满意,火气也不由得消了,口中哼起曲儿来。
骤然,他的目光落在地上的折子上,那愉悦的曲儿便戛然而止。
那卢瑞麟欺君罔上, 着实可恨,再不可用。
但卢瑞麟所隐瞒的事,他却还需人来分辨。
“赵疆”
皇帝口中低低念着这名字。
除了胆子大一些,他身上究竟还有什么特别,藏着什么秘密呢
他回想起赵堤对这个弟弟的喜爱和回护,赵英提到这个儿子时那种隐晦的,令人厌烦的骄傲,还有姑母,姑母抱着那个稚嫩如一团动物血肉的孩子时,脸上焕发的无限光彩。
皇帝幻想着卢瑞麟看到其家人头颅时的情景,不由得感到遗憾。
不知赵疆瞧见他父兄的尸首时是什么反应
他的血是否也是红的,他骨是否真如铁铸
若他真有什么不同凡响之处,是否还与常人一样,会痛摧五脏,悲创六腑
真想真想将他剖开来看看
卢府。今年京城的雪下得晚一些,直拖到年根底下,这才纷纷扬扬地将积了一冬的雪片撒下来。
卢瑞麟捋着他三绺山羊胡,正煮茶。
友人坐在他对面,面带不解,道“你的折子真递上去了”
卢瑞麟点了点头。
友人与他相交多年,深知卢瑞麟的秉性,在他面前并不拘束。
他直言道“以陛下对你的器重,你在礼部还能更进一步,为何此时要急流勇退”
卢瑞麟露出一丝苦笑,“我到底学艺不精,百密终有一疏,倒时若等着陛下怪罪,不如现在抽身。”
说白了,他只是粗通观相之术,多少还结合点江湖骗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技巧。
赚是赚够了,再往上走,恐有杀身之祸。
而最真实的原因他却是难以对友人言明的看相看到不该看的,他没那个胆量再在京城待着了。
真龙入京,紫薇相冲,他只是区区一凡夫俗子,所求不过利禄而已,明知将要大乱,还不早早卷铺盖跑路
卢瑞麟这些年在皇帝身边,挂着个礼部侍郎的职,干着相面算卦的活,很是赚了不少油水。
但凡京中人家有姑娘想往宫里送的,都免不了要给卢大人打点一二,那些地方大员来京述职的,摸清门路,也少不得要往卢瑞麟府上送冰敬炭敬。
卢瑞麟的府上家人吃穿用度,无不精致非常。
就此刻斟的茶,一两便值一金。
友人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劝,转而品茶,顿觉茶香沁人心脾,回味更是无穷,不由得摇头晃脑细细享受。
卢瑞麟见状不由笑道“我这茶还真缺个识货人,待会便让人包了给你送家去。”
“我只觉得这茶贵味必好,实际却喝不出与那解渴的大碗茶有何区别。”他颇为自得地一捻山羊胡,“还是鲍翅之味更合我心呐。”
友人大笑,不与他推辞,“一言为定。若晚间我回去不见这茶,可要来找你算账的”
卢瑞麟悠闲道“我日后离了京城,便做一田舍富家翁去,含饴弄孙,你若何时想投奔我,尽管来。”
“也不知你这从五品的小官儿究竟有什么做头。”
他这友人姓叶名平,现今在翰林院做撰书学士。
从五品的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