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简直不要太容易,不过王重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要的,他找来的这两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至少在他们的邻居工友们眼中都是老实勤快且能干的。
两个女人,都是热电厂的下岗工人,年纪大些的那个叫华姐,三十六岁,一张大饼脸颇有特色,但干活非常麻利,王重让她在后厨帮忙,主要的工作是洗菜洗碗等。
年轻点的那个叫黄玲,二十六岁,模样挺周正的,负责前边饭厅,主要就是招待、上菜还有收拾桌子等等工作,同时还兼着收银。
倒不是王重不想多请几个人,主要是现在饭馆刚刚开业,摊子又不大,用不上那许多人,而且还有王阳帮着打下手。
至于王阳,目前暂时跟着王重打荷切菜,暂时先当个学徒,王重教他手艺,每个月再象征性的给他开一百块钱的工资当做零花。
两人说好了,等什么时候王阳出师了,就让他当店里的大厨,到时候王重不仅给他工资,每年还给分红。
王阳考虑都没考虑,直接就应了下来,这小子根本就没把这当回事儿,纯粹就是想着现在吉膳堂刚刚开业,他帮王重先顶一顶而已。
公历八月十五日,吉膳堂正式开门营业。
吉膳堂开门营业后上门的第一批顾客不是别人,正是王重在桦钢的那些老邻居,老熟人们,但凡是和王重那去世的父母关系不错的,只要是有空的,基本上都过来给王重捧场。
第一天,吉膳堂人满为患,起初大家伙本来就是想给王重捧捧场的,毕竟王重这手艺以前大家也都尝过了,虽然还不错,但也就是家常水准,王重也是因为生意一般这才下定决心省城学厨的。
没成想这次捧场,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众人的预料,王重的手艺较之数月之前,简直是突飞猛进,那小菜炒的叫一个好,色香味俱全,来捧场的左邻右舍们就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其实越是简单的菜才越是考验厨艺,从调味到火候,还有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甚至于处理原材料的刀工,每一个小细节都是决定味道的关键。
王重还给来捧场的左邻右舍们每桌都赠送了一盘锅包肉,东北人还是很实在的,对于王重的大方,纷纷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在尝过味道之后,都说着要给王重好好宣传宣传,让亲戚朋友们都过来尝尝王重的手艺。
晚上,等王响下了班,知道王重的饭馆今儿个重新开张的王响,也带着司机班的几个同事们来到王重的饭馆前。
“吉膳堂连名字都改了”因着早年间的扫盲运动,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工厂里的男女工人们基本上各个都识字,都念过书。
说话的是个瘦高个儿,叫刘全力,是司机班里和王响关系最好的一个,他媳妇李巧云,也是出场比较多的一个角色,现在是桦钢总厂的过磅员,位置不高,可权利却不小,但凡是厂里出的货,都得从李巧云那儿过。
照着原剧情的发展,后来这个李巧云在王阳和罗美素先后走了之后,跟王响走到了一块儿。
不过现在就难说了,毕竟多了王重这只小蝴蝶,谁知道王重煽动的翅膀会把剧情搅和成什么样子。
“人还不少”正值饭点,小饭馆里的八张桌子有四桌都坐了人。
看着热闹人多的吉膳堂,王响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毕竟真算起来,王重是他的同族晚辈,王重饭馆干的好,他感到欣慰的同时,脸上也难免也跟着增光。
“欢迎来到吉膳堂,几位里边请”一身制服,穿着红黑色围裙,同色圆帽裹住头发的黄玲笑脸盈盈的将王响等人迎进饭馆里。
只看着模样还不错的黄玲那一脸真诚有礼的笑容,王响和司机班一众工友们的心情就好了许多。
黄玲声音清脆,却又不失温和的问道“几位是坐包厢还是在外边”
“还有包厢”王响很是意外的问黄玲。
“我们店新开张,地方小,目前只有两个包厢,所以我们包厢一般只接待五位以上的客人。”黄玲不卑不亢的回答,态度仍旧很好。
王响等人一行六人,刚好超过了坐包厢的标准。
“外头这桌子确实有点小了”
外边的桌子,六个人挤挤倒是勉强能坐下,就是挤了点,而且现在正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虽说晚上气温降了,但眼下天都还没黑,就是真的降温了也没降多少。
“那行,那就听你的,咱们坐包厢去”王响在司机班里威望颇高,除了因为他拿过劳模之外,更因为他年纪大,手艺好,人品也是大家公认的,是以人人才都叫他一声王师傅。
不一会儿,王响几人就在黄玲热情的招待下点了六个下酒菜,两瓶白酒,一箱啤酒。
没多久,一道道菜肴被因为人多而跑来帮忙的王阳和黄玲一道端上餐桌。
“爸”见到父亲,王阳虽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意外,毕竟父亲来捧场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
“这不是阳儿吗”刘全力和几个工友对王阳还是挺熟悉的,毕竟平日里没少往来,而且王响加班的时候,都是王阳给送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