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章 热火朝天(3 / 3)

的菇棚都搭建好以后,就拉着以老辛为首的本地的菜贩,在经过数日的观察,看到双孢菇火热的市场前景之后,纷纷过来找上山海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此举正中了王重下怀,公司立马和他们签订了合同,他们每日固定从山海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冷库里头拿货,他们的售价,不得高出拿货价格的三毛。

当然了,和同是一年一签,现在市场上双孢菇的售价是三块五,冷库给他们的价格是三块二。

虽说现在这么一点利润,还根本不足以让王重在冷库,在山海农贸上的巨额投资回本,但王重也根本没指望就靠着自家的那个菇棚回本,甚至于过了今年,等其他乡亲们的菇棚都弄好了,王重就没打算继续在自家这个菇棚上卖力气。

直接拆了的话,确实有点太浪费了,可放在那儿呢,又常年需要有人打理,精心呵护,人力成本不低,而且等到乡亲们的菇都种起来,双孢菇的利润可就没那么高了。

要么改成干菇的加工作坊,要么就承包给别人。

本地的鲜菇市场肯定是跑不掉了,不过王重可不想像最开始那样,在菜场里支个摊儿自己卖,那样子每斤确实挣得多了一点,但量上不去,你一个摊子,甚至于十个摊子,每天的销售额都有上限的。

王重只要管着出货,其他人就都只能做自己的分销商。

本地的市场,王重直接放手给老辛这些第一批找上门来的摊贩,因为老辛是第一个找上门来的,而且老辛这人不错,王重也乐得让手下人多照顾他一些,多给他一些份额。

至于剩下的,王重早就联系好了运输公司,只等乡亲们的双孢菇一上市,就发往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燕京等北方地区。

至于南方,王重暂时没做考虑,毕竟双孢菇是从凌一农教授从闽省带过来的。

整个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十几个移民村,几百户人家,几乎都同时开始搭棚养菇,其中尤其以金滩村的村民们最为热衷,八十余户人家,没有一户落下的,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里搭起棚子,盖上塑料布,铺上茅草,玉米秸秆等。

一时之间,整个金滩村都陷入了如火如荼的忙碌之中,但凡是没有工作的,那就是全家老小齐齐上阵,七八岁大的娃娃帮着切玉米杆杆,切菌草,四五岁大的小豆丁帮着拿着个递那个,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干劲儿比当初建房整地时还要足。

那混合过后的粪肥腥臭刺鼻的味道,在干劲儿十足的乡亲们眼中,也根本不算什么。

一块头巾,自脑后往前一绕,遮住口鼻,就解决问题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