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触即发(2 / 2)

射击速度也获得了提升,射速几乎是同时期前膛炮的一倍,只不过由于还在采用黑火药需要频繁清理炮膛。

阿姆斯特朗火炮可以说完全是跨时代的产物,当然这完全是被弗兰茨逼出来的。

几次战争中英国人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大炮、巨舰全被奥地利帝国海军比了下去。

尤其是火炮方面的差距简直是骇人听闻,精度、射程和射速的全方位落后,这让目高于顶的皇家海军在面对奥地利帝国海军时不得不使用人海战术才有取胜的机会。

然而却每每因为国内外各种原因导致局部战场兵力不足进而接二连三地遭遇惨败。

英国人也像法国人一样在寻找破局之策,阿姆斯特朗火炮只是其成果之一。

不过为什么要将这样尖端的技术卖给奥斯曼人呢?难道英国人真的与奥斯曼人亲密无间,又或者看好奥尔马帕夏的无限潜力吗?

显然不是,只不过是因为技术还不成熟需要实战检验,同时奥尔马帕夏也很舍得出钱,所以英国人才将本国的试验品卖给了奥斯曼帝国。

弗兰茨自然清楚英国人都做了些什么,但他并不担心,至少阿姆斯特朗炮的参数还与奥地利帝国火炮有着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英国的钢产量注定不可能将更多的钢用于火炮生产就已将其产能的上限焊死,再加上材料学的落后,英国人想要造出和奥地利帝国一样的炮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除此之外这些阿姆斯特朗炮并非是标准的12磅攻城炮,而是3磅炮,毕竟是试验品有些偷工减料也属正常。

临时堆砌的土堆(棱堡)之上一名俄军士兵正靠着已经燃尽的火把旁酣睡,仿佛这里不是战场而是自己的家。

一旁的干草堆中还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俄军士兵,负责巡视的中尉对此也早就习以为常,只是随意地坐在了一旁点燃了烟斗。

闻到烟味士兵们立刻爬起,惊恐地看向四周,在看到是老中尉的时候又放下心来,甚至上前讨要两口烟抽。

老中尉也不介意,吧嗒了两口之后便将烟斗递了过去。士兵们欢天喜地的排起队来,这是他们在这围城中为数不多的娱乐。

这些日子以来奥斯曼人围而不攻,将军又不肯撤退,局面就这样诡异地持续着。

直到清晨一声炮响打破了沉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