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陆军的野心(2 / 13)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30255 字 2024-03-28

齐刚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海军与太子走得太近了。

帝国皇家陆军一直想要找机会,让帝国继续在陆上扩张,哪怕是剪开一道捆绑在帝国皇家陆军身上的锁链。

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大洋上保护贸易的商船。

但蔡国为了把石油卖出高价格,他们只是进行小规模生产,因为操纵石油的价格。

帝国手中的油田有限,又向蔡国大量购买石油,这一定会受到蔡国所辖制。

控制军费预算这个手段,在正常的年仅没有问题,就怕帝国陷入战争。

无论是之前的首相,还是钱明义,一直在皇帝苏河面前请求恢复兵部。

文官最终的目的无法达成,他们只能想办法尽力压制军方的发展。

帝国因为假情报付出惨重的代价,这非常不可取。

只要成立兵部,内阁就能通过各种方式,把应该属于大都督府的权力夺过来。

这座油田距离边境很近,骑马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听说那里的油井直接向外大量涌出,根本不需要打井。

交趾南洋等地纳入帝国领土,粮食与糖迎来了大丰收。

金银花讲述石油全部依赖藩属国,可能会对帝国造成的影响。

在文官和皇帝陛下的眼前,展示出陆军和海军之间深刻的矛盾。

帝国皇家陆军必须要抓住这个难得的翻身机会。

首相钱明义正在思考时,他看到负责农业与水利的内阁大臣金银花。

大都督对于海军不太待见,但从来没有利用自己手中权力,做出对海军不利的事情。

帝国皇家陆军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他们大量支持帝国的扩张。

齐刚毅说完,乾清宫中立刻响起嘈杂声。

他这个大都督想要安稳的当下去,一定不能与太子走的近,最好要与太子有些冲突。

帝国将会付出远比现在高的多的价格购买石油。

这个情报如果是假的或是错误的。

“军方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帝国内陆的石油埋藏极深。

但随着帝国战略方向的转向,西部内陆地区呈现守势。

大都督齐刚毅挺起脊梁,用自信的眸光看着众人。

臣愿意担保,这件事情准确无误。

特别是石油产量已经与粮食产量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帝国皇家海军在主要航线护航,打击航线附近的海盗,威慑沿途的国家。

从蔡国采购石油,我认为这其中的变数太多。

帝国在各方势力的推动下,选择向海洋扩张。

帝国皇家陆军想要对外扩张,只能是痴心妄想。

他们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以帝国的利益为重。

帝国没有了充足的军费供给,帝国皇家陆军维持现有的规模,那都需要节省开支。

这些石油产量,哪怕是不生产柴油,只用来合成尿素,他都不够帝国土地使用的最低标准。

这些商船就是海盗和沿岸国家的金饽饽。

为了防止这种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出现,帝国手中最好握着筹码。

齐刚毅心理也看不上喜爱海军的太子苏蜀。

完全由新兵组成的帝国皇家陆军,战斗能力必然会急剧退化。

帝国何必出这笔冤枉钱,不如把这笔钱用作军费,这样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太子苏蜀看向大都督齐刚毅贴旗的位置。

文官的反应更大,特别是内阁的众位大臣,他们齐齐看向大都督齐刚毅。

随后请求道:“陛下,臣需要一张世界地图,来讲明臣的想法。”

对于这个场合,他们却不想出声反对。

当然一些一眼看去就正确的事情,他不会头铁反对,只会闭口不言。

俄国连续战败伤亡众多,小皇帝又无法服从,局势非常混乱。

齐刚毅之前都已经认命了,他无意中了解到帝国的油荒。

内阁大臣曲向阳赞同道:“金大人所说的不错,石油的供应一旦被某个势力所掌控。

唯一可能的风险,那就是陷入到无休止的治安战之中。

海军的将领看着大都督齐刚毅,他们明白大都督的想法。

帝国南洋与吕宋的油田,产量实在是太低了。

油田的储量很小,油井的深度更深。

帝国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全部都是大海,帝国扩张的方向只能向西。

都已经深达上千米,才能用机器抽出来少量的油。

帝国西南边界全部都是小国,他们见识到大华帝国的实力,连忙想办法朝贡,根本不敢主动挑衅帝国。

要知道在十几年前,这片土地上还是喂了一袋口粮,可以把亲生孩子卖掉。

与蔡国隔海相望的波斯,他们那里也盛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