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黄氏粮行。
一位穿着麻布衣的汉子,询问粮价之后,有些绝望的离开。
黄东平看着他离开,就知道又有一个家庭,即将濒临饿死。
他却无能为力,根本不敢赠粮救人。
他敢这么做,粮行的所有粮食,都会被饥饿的百姓哄抢一空。
黄氏粮行,也会自绝于行业,被所有粮行抵制。
黄东平这段时间,看到太多的悲惨家庭,他很快就平复好心情。
他听着掌柜子,汇报粮行的储粮情况。
“东家,这日子越来越难了。
现在粮行,只剩下一万两千石粮食。
我们原先从湖广和河南进粮,现在湖广和河南都被秦军占了。
这两个地方的粮食,一点都运不进来。
只剩从山东运过来的粮食,每次运来的粮食都不太多。
现在战事吃紧,市面粮食疯涨。
已经从二两五分一石,涨到五两三分一石。
好多家的粮行,特别是背景深厚的粮行,都已经停止售卖粮食。
他们等到粮食涨到最高点,在售卖粮食,赚取大量的银子。
东家,咱们粮行是否也要关门,捂粮惜售。”
黄东平思索片刻,吩咐道:“老顾客,还按照市价卖一些粮。
平常照顾我们生意的老顾客,总不能看着他们活活饿死。
我们黄家几代人打下的名声,不能在我这代搞砸了。
至于新面孔,我们直接不卖了。”
黄东平说完,拿出一张红纸,用毛笔刷刷写下几个大字,准备贴到店外。
店内粮食有限,只限老顾客购买
黄东平知道现在京城的情况。
漕运从东南地区运来的粮食有限,之前足够京城的人食用。
现在各地勤王大军入京,他们消耗大量的军粮,这些是漕运运来京城百姓口粮的份额。
京城这里增加很多军人,湖广河南等地,供应的粮食又因为战争运不过来。
人多粮少,必然会导致市面上粮食短缺。
粮食这种必需品,一旦发生短缺,粮价就会暴涨。
不是缺十分之一的粮食,粮价就会上涨十分之一。
缺十分之一的粮食,粮价会涨到有十分之一的人,吃不起粮食为止。
现在已经翻番长到五两银子一石,黄东平预计涨到再过一个月左右。
大部分人家的储粮耗光,就会张到八两银子一石。
如果秦军围城,京城内的粮价,不知道会暴涨到什么地步。
现在暴涨的粮价,就有很多百姓吃不起粮。
有很多青壮,为了一口粮食,他们直接报名参军。
现在京城很多家粮行,特别是有背景的大粮行,已经不向外销售粮食。
这促使粮价更快的暴涨,这些人会赚得盆满钵满,根本不顾饿死的百姓。
百姓想要告状,他们却连顺天府衙门都进不去。
黄东平冷笑的看着这些人,等到秦军打进城,这些人都没有好下场。
这些商人背后不是大官就是勋贵,只是在表演这些人最后的疯狂。
黄东平被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吸引。
他看到顺天府衙役,心里咯噔一声,看来又要破财免灾了。
他笑着说道:“各位差爷又来买粮,这些都是上好的新粮。”
这些顺天府衙役,买粮从来都是赊账,就没见过他们付过银子。
顺天府的衙役,直接走进来说道:“黄掌柜的,我们今天可不是来买粮。
奉陛下的旨意,内阁大老爷们已经下命令,现在交由顺天府衙执行。
向你们黄氏粮行这些大商人,必须要缴纳五千两银子,用于支付军饷。”
黄东平脸色一垮,他立刻拿一份足有二两重的碎银子,递到衙役的手中。
“这位差爷,咱是小本生意,五千两银子可拿不出来,您通融通融。”
衙役掂了掂手中的银子,露出笑脸说道:“黄掌柜的,我只是来通知您。
您这么康慨,我就给你一个实底。
这次五千两银子,必须要拿出来。
每一家都有定额,交不满就由知府大老爷亲自补齐。
知府大老爷已经发话,哪一家拿不出来,就会被关进顺天府的大牢。
顺天府的大牢,你们也知道是什么情况。
到时候银子要一分不少的拿出来。
进大牢走一圈,健壮的人,半条命都没了。
黄掌柜这样的人,我估计是出不来府衙的大牢。”
黄东平露出笑脸说道:“差爷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银子交到衙门。”
“黄掌柜可要快一些,后天收不到银子,就别怪我们兄弟不客气了。
王掌柜只会做人,到时候肯定给黄掌柜子一间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