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剿匪的钱拿不出来。
我们现在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
河南湖广等地发生大规模蝗灾,大部分地区的粮食都绝收。
朝廷必须要赈灾,现在买粮赈灾的钱都没有。
北直隶和山东遭受战争之苦,百姓流离失所。
想要让百姓休养生息,耕种被战争糟蹋的土地,这也需要一大笔开支。
河南湖广等地,现在匪患严重,剿匪也需要一笔庞大的开支。
现在国库只剩下四十几万两能动用的银子,用作官员的俸禄,朝廷实在拿不出来其他的钱。”
“今年收上来的税,够不够剿匪的开支。
不够,朝廷加税。”
崇祯皇帝思考良久,也没有办法解决朝廷缺钱的难题。
朝廷想要钱,只能靠加税。
崇祯不想加税,每次加税都会掀起民乱。
但朝廷没有办法,不加税从哪个地方弄钱。
温体仁听到加税这两个字,他立刻惶恐的跪下来。
“陛下,千万不能加税。
朝廷再次加税,天下肯定会更加混乱。
河南、湖广、北直隶、山东这四省之地,粮食都生产不出来,还需要朝廷救济,肯定无法加税。
税赋就要落在江南和两广,这些地方虽然富裕。
这里的百姓已经承受很高的赋税,无法再承受朝廷加税。
矿税和盐税,闹的江南地区民怨沸腾。
江南地区不能在加税,要不然会出现大问题。”
温体仁知道,盐商已经让步,这才让朝廷多收了一百万两的盐税。
朝廷再向江南加矿税和盐税,江南士绅肯定要搞出一个大事情,阻止朝廷加税。
朝廷只能选择加农税,江南两广地区,士绅大户更多,他们都不需要交税。
普通百姓,承担更高的赋税,肯定会逼反百姓。
又不能向士绅收税,这道旨意一下,大明立刻就会亡国。
加税真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大事出现,他这个首辅肯定要致仕,大明都未必能挺过去。
崇祯皇帝盯着温体仁,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加税又不能加,朝廷的钱从哪里来。
河南和湖广的反贼,我们还要不要剿灭。
总不能坐视反贼闹大。”
温体仁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他心思急转,想要思考出一个应对难关的方法。
“启禀陛下,现在朝廷缺钱,我们只能开源节流。
开源没有办法,现在只能节流。
宗室每年支出,占朝廷支出极大份额。
折色成银两,每年朝廷要给宗室支出百万两银子。
这笔银子如果停发,让宗室自谋生路,那就足够剿灭反贼的费用。
他们要忠君体国,与大明共度难关。”
崇祯皇帝反复念叨着忠君体国这四个字。
“你们都要忠君体国,与大明共度难关。
宗室宗禄和朝臣的俸禄全部欠着,等朝廷渡过难关再补发。
省下的这笔钱,用作剿匪。”
崇祯皇帝说完,他就开始写圣旨。
卢象升为五省总督,调动湖广、河南、北直隶、南直隶、山西这五省的军队,围剿以李自成为首的反贼。
崇祯皇帝让温体仁代表内阁签发圣旨。
叫来太监立刻把圣旨送给卢象升,让他尽快出发,早一点解决两省的反贼。
崇祯皇帝又写了一份圣旨,让太监传播出去。
宗室的宗禄和朝臣的俸禄,从这个月开始全部欠着。
明天大朝会,号召所有官员忠君体国,为朝廷捐款,让朝廷度过这个难关。
温体仁站在一旁,他想劝戒皇帝。
他想了想,没有把话说出口。
第二天大朝会,文武百官都来上朝。
上朝之后,很多官员劝谏崇祯皇帝收回成命。
很多朝臣全指望着俸禄过活,朝廷不应该断了他们的俸禄。
崇祯皇帝脸色立刻冷了下来。
“大家都应该忠君体国。
国家到了难处,你们之前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待遇,现在也要体谅国家的难处。
剿匪需要更多的银两,请文武百官为朝廷捐款。”
这次大朝会,没有商议任何事情,只接受百官的捐款。
每个官员都哭穷,大多数都捐款几百两银子,意思一下。
首辅温体仁捐了五百两银子。
国丈周奎很吝啬,只捐出了一百两银子。
英国公等少量的勋贵和大臣,他们捐了几千两。
这些人不敢多捐,朝廷的俸禄很低。
捐款太多,会被其他官员攻讦,他们这些钱都是贪污受贿所得。
太监捐款最多,曹化淳、王之心等大太监,都捐款一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