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邓艾被训 魏军压城(1 / 3)

糜汉 酱油拌历史 6187 字 9个月前

定军山三个字,在刘备的发家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世人皆知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刘备与曹操进行了一场大会战。

那场会战的结果是以刘备获胜告终。

而汉中会战的胜利,是真正意义上的刘备集团对曹操集团作战取得的第一场,也是最大的一场大胜。

汉中会战取得的战果,甚至比两次襄樊会战更大,也正是那一战直接让一生飘零,被人看不起的刘备有了在世间称王的资本。

而汉中会战为何会是刘备取胜呢

除去有诸葛亮这个超级大奶,在拼了命的保证汉军的后勤在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奇袭定军山,斩杀魏军主帅夏侯渊,从而趁势占据了汉中的大部分有利地势。

在地利、人和皆不如汉军的情况下,曹操纵有心想夺回汉中,但最后还是选择暗然退却。

可是由于当世尚未有详细记载汉中会战过程的史料存在,所以当世的人都知道汉军奇袭定军山这一惊艳一笔,却鲜少有人知道当年汉军为何会选择这一战术。

这一战术的产生源于汉军的无奈。

当年刘备率军从剑阁出关意欲夺取汉中,要想夺取汉中,阳平关总是一个避不过的坎。

刘备在率军抵达阳平关关下后,发动数万汉军对阳平关发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勐攻,但由于阳平关的险要,汉军迟迟不能夺下阳平关。

而那时汉军的粮草接近枯竭,若再不想办法另辟蹊径,汉军最后只能功败垂成。

但就在刘备想退兵的时候,他的军师法正为他想出了奇袭定军山的计策,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局。

这些当年大战的来龙去脉,许多世人可能不清楚,但糜旸与法邈一个是法正的爱徒,一个是法正的爱子,那肯定是十分清楚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糜旸提出,想通过定军山的途径将益州援军调进来后,法邈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但他接下来却迅速意识到,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曹洪统率的数万魏军占据阳平关外的要道,这才让益州的援军进不来,但定军山的山道是直接与剑阁外的山道相连的。

不然当初刘备是怎么绕开阳平关,直接率军抵达汉中的

只要益州援军到达剑阁,然后再走一遍当年的行军路线,他们就能绕开数万魏军的围堵,来到离南郑城不远的定军山上。

甚至由于当下汉、南郑二城还在汉军的控制中,只要益州援军能安然到达定军山,那么他们便不会面临当初被魏军堵住山上的境地。

而到了那时,手中得到大量援军支援的糜旸,难道还会想不出办法对付曹真吗

当这种想法在心中浮现后,法邈脸上的惊讶之情,马上转变为惊喜以及浓烈的震撼。

惊喜于汉中终于有救了。

震撼于他的主君糜旸,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个计策的呀

明明,明明汉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接受最坏也是最光荣的结局,但偏偏糜旸却抓住了那一线生机

糜旸看着法邈脸上那既惊喜又震撼的神情,他不禁呼唤了几声让法邈从呆愣中清醒过来。

他提出的计策,目前还只是一种构想。

要想这构想变成事实,还需要益州方面的配合。

重走定军山,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毕竟定军山目前还不是后世的一个旅游景区,乃是彻彻底底的一座未经过开发的荒山。

哪怕当年数万汉军已经走过一遍,可时过境迁,随着数年时间的流逝,草木滋生,原来走的道路肯定不能再用。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益州便要如当年那般,不顾一切的耗损国力达成这一壮举。

若是能让诸葛亮如当年一般主理这事,那才是最好不过的事。

想到这糜旸在唤醒法邈后,便对着他言道“你马上寻找城中猎户为向导,再派出一支擅长山战的精锐小队,最好是当年参加过奇袭定军山战役的兵士。

让他们跟随向导翻越定军山绕道到剑阁,将我的意图传达给剑阁守将。

并且让剑阁守将以最快的速度,将我的意图报送到成都。”

“一定要快,汉中存亡,全系此举”

糜旸的语气中充满了凝重。

糜旸凝重的语气,让法邈郑重的对糜旸一拜

“臣必不负大将军所托”

说完后法邈便转身离开,前去安排去了。

待法邈离开城墙上之后,糜旸将目光望向定军山的方向。

数年前有一位白衣儒者立于彼山山腰,纶巾飞舞,羽扇轻摇,为大汉摇出了一片朗朗乾坤。

数年后的今日,他的徒儿立于南郑城头,奇计暗定,部署一切,想着为大汉守出一个璀璨未来。

这也许便是传承二字的含义吧。

糜旸看向定军山的目光逐渐迷离

“若您在天有灵,请保佑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