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2 / 3)

糜汉 酱油拌历史 6200 字 9个月前

或许诸葛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及时派出援军前来呢

不止是石包有此想法,就是帐内的其他人都抱着与石包一样的想法。

邓艾与石包交情匪浅,从石包的语气及神态中,他知道石包为何有此建议。

可在石包的目光注视下,邓艾却对着石包言道“来不及了。”

这四个字,直接击碎了帐内诸将想要求援的心思。

是呀,来不及了。

诸葛亮原先定下的战略是,他率领汉军主力部队前去讨平益州郡叛军,而邓艾率领一支别军前来平定牂柯郡。

按照时间推算,诸葛亮这时候或许已经深入益州郡之内,益州郡与牂柯郡相距何止千里,且两地的地势都十分复杂。

数千里的距离,已经让两军的联络十分不便利,再加上两郡那复杂的地势,信使想要顺利找到诸葛亮的大军恐怕都颇为困难。

就算邓艾派出的信使顺利将求援的信息送到诸葛亮的手中,诸葛亮也当机立断派出援军,可这一来一去之间耗费的时间,足够让许多事发生剧变了。

分兵有着多种好处,可凡事有利皆有弊,由于当世落后的联络与交通方式,分兵也有着缺陷。

现在汉军面临的局势不仅是内外交困,还有深入客地,外无援军。

这两点都是兵家最为忌惮的危局。

邓艾的回答让帐内诸将明白了当下他们面临的危局,这让他们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深重。

可尽管是如此,还是未有一人出来建议邓艾退兵。

帐内的人都是糜旸的嫡系,他们以往在糜旸的率领下转战千里,百战百胜。

光辉的过往让出身梁州军的人,心中都有着一种荣誉感,这种荣誉感由糜旸所缔造,已经从上至下深深嵌入一众梁州军的心中。

在这种荣誉感的影响下,只要不到万不得已的那一刻,没有人会想着临阵脱逃。

不过诸人包括邓艾不考虑退兵这一选项,还因为退兵在当下而言,对他们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五千梁州军有一部分士卒感染瘴气,若是退兵,他们的存在势必会大大拖慢大军的撤退速度。

加上他们对牂柯郡的地形又不熟悉,这更会加深退兵的风险性。

当然换做其他军队,可能会采取一种残忍的做法,那便是将那部分感染瘴气的同袍给丢下,不顾他们的生死。

可是这种选择,对于梁州军而言是不会做的。

七斩令条条森严,无人敢犯。

在连续排除两个选项之后,汉军目前能走的路只有一条了,那便是据营坚守。

当初邓艾领军在夜郎县外驻扎之时,谨慎的他便将营盘修建的固若金汤,一应防御设施齐全。

这便是汉军据营坚守的最大资本。

据营坚守或许等不来诸葛亮的援军,可至少可以让汉军一段时间内无忧。

而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感染瘴气的那部分汉军能够恢复过来,军心稳固之下,那么到时候汉军就有一战之力。

纵使不能击败那万余敌军,到时候汉军再有序撤退,也会安全上许多。

邓艾将心中的打算说出来后,由于这个方法对现今的汉军来说是最优解,所以他的打算得到了帐内诸将的齐齐赞同。

在定好应敌策略之后,邓艾便让诸将退下分别守好各自营盘。

等诸将离开之后,邓艾召来十数位信使。

他快速写好几封奏报,并一一将这些奏报交到十数位信使的手中。

虽然对诸葛亮的援军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可邓艾还是想着试上一试。

至于为何要派出十数位信使,这是因为邓艾担忧敌军可能会封锁他对外联络的通道。

毕竟牂柯郡山林密布,官道就那几条,只要人数众多,要想封锁他对外联络的通道并不难。

等安排完这一件事后,邓艾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暂时放下。

接下来就看敌军会怎么做了。

在邓艾在安排一应事务的时候,士徽派出的斥候也探得了数十里之外汉军大营的情况。

士徽在率领大军来到离汉军大营十数里之外时,并未率领大军继续前进。

他下令大军原地修整,然后派人前去联络夜郎县长。

由于得到朱褒的大力支持,士徽的大军在牂柯郡中可谓是畅通无阻。

同时士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朱褒在牂柯郡中的权势。

士徽派出的信使很快就返回,与他的信使一同返回的,还有夜郎县长的儿子。

夜郎县长的儿子,为士徽带来了一份礼物,那便是十几具汉军的尸体。

早在士徽的大军到来之前,他就曾派人暗中联络夜郎县长过。

能被士燮委以重任的士徽,并非是个酒囊饭袋,至少他会懂得学习。

当年士燮能够击败一众对手称霸交州,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家世,还因为他的手段颇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