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2 / 3)

糜汉 酱油拌历史 6281 字 6个月前

现在盘踞在襄樊周围的贼军,不是代表着割据势力的蜀军或者是楚军,乃是真的有能力能够灭亡他大魏的汉军。

这种心态在襄樊会战魏军惨败后,不止是曹丕心中有,恐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大魏的治下都会如此觉得。

这样的敌手,现在纵算是自称为“中国之主”的曹丕,也会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了。

曹丕的目光代表着他会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而当这种信息释放出来后,立马就有另一位大臣起身来到曹丕的身前,对着他再进言道

“雍凉之地,至关重要,不下于关中。御史中丞之策虽佳,然尚有所缺。

臣当年曾任职雍凉,亦随先帝左右参与汉中之战,对雍凉之风土人情了解颇深。

雍凉人士,性情勇悍,好动难安。

而雍凉诸州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雍凉人心复何取正乎

以此人心,若贼军大举攻来,恐雍凉有内患也。

臣愿自求为雍州刺史,为陛下严查不法,稳定雍凉人心。”

出身对曹丕说这番话的,正是现任兖州刺史的贾逵。

而当贾逵对曹丕说出这番话后,配合他过往光辉的政绩,曹丕对贾逵的毛遂自荐心中充满了期待。

若说司马懿是从军争方面提出对抗汉军的策略的话,那么贾逵就是从内政方面了。

曹丕并非是无才之人,或许他之前会忽略这一点,但现在在贾逵的建议下,他也反应过来了。

要想最大程度稳住关中局势,那么最好就是从军政两方面共同入手。

况且虽然都是刺史,但与兖州这种大州相比,贾逵自请为雍州刺史,无疑是降职了。

可见贾逵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

面对股肱之臣这样于国于己有利的请求,曹丕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他看着贾逵不禁赞叹道“汝真国臣矣。”

在赞叹完贾逵之后,曹丕马上让中书令孙资拟诏。

他要快速将今日国之干臣所献的策,以最快的速度给实施下去。

让曹丕没想到的是,就在方才他还为国无良臣献策而感到恼怒。

没想到在刘晔出来后,就接二连三有良臣出来为他献策。

要是之前有良臣如此献策,为他打败汉军该多好呀。

曹丕不知道的是,现在之所以会有这番情势,完全就是他自己造成的。

诚然刘晔对时局的见解乃是当世翘楚,但要是说目前在宛城中的魏臣中只有他有着非凡的见解,那也是不然。

方才一部分魏臣,是如刘晔一般不同意放弃宛城的。

但之所以他们没及时出来进言,是因为曹丕之前的表现令他们心有顾虑。

就连被曹丕倚重为心腹好友的司马懿,他心中也有着这种顾虑。

现在的子桓不再是当初那个礼贤下士的魏太子了,他变得越发乾坤独断,越发刚愎自用。

要知道就在这个大殿中,一位名为鲍勋的忠臣所洒下的血腥味,这时还依然飘荡在众臣的心中。

难道鲍勋当初所进言的不是良言吗若当初曹丕肯听鲍勋的,魏军又岂会大败

甚至当初贾诩所献的良策,曹丕要是肯采纳的话,目前魏军的局势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魏国从来不缺良臣。

而之所以在刘晔出来后,司马懿与贾逵会接连出来献策,只是因为他们看到曹丕终于肯接受正确的意见了。

而在这三位大臣中,刘晔因为想要更高的权力或者说地位,他的表现更像一位投机者。

只是从曹丕目前的反应来看,刘晔冒险的投机行为,无疑是做对了。

因为在曹丕的口述诏书中,有一道诏令便是赏封刘晔为关内侯。

至于其他的司马懿与贾逵两人,亦各有封赏。

在孙资快速写好曹丕口述的诏令后,随着孙资在众臣面前高声朗读曹丕诏书中的内容。

这个举动代表着今日刘晔三位大臣的献策,马上都会变为曹魏的一应战略国策开始施行下去。

而在孙资朗读完诏书中的内容之后,暂时稳定住心神的曹丕开始下令让群臣都退下。

虽然他现在的心情算不上好,但总比一开始的无尽悲切与愤恨好了许多。

曹丕在诸臣皆退出殿外后,他便用眼神示意一直坐在一旁的郭贵嫔将他搀扶起来。

哪怕方才曹丕在众臣面前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但是刚才他差点晕倒也是事实。

他的身体状况在刚才剧烈的情绪起伏中,其实是受到了一次很重的打击的。

这一点是任何药物都无法顷刻间扭转的。

郭贵嫔眼带担忧的将曹丕从御座上扶起,然后搀扶着曹丕一步步朝着内殿走去。

在朝着内殿走去的同时,曹丕对着郭贵嫔问道“寒食散还有吗”

当郭女王听到曹丕问她的这句话后,她的眼神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