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明日在城外高台之上,对糜旸等一众守卫公安的将校进行封赏。
汉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底,今日天气晴朗。
今日亦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最后一天。
江陵城外,长江之旁,有一座高达数丈的高台。
这座高台乃是当初周瑜打败曹仁,拿下江陵后,为了庆功所建造的。
当年周郎于这座高台上挥斥方遒,饮酒高歌,宣耀江东武功。
今日刘备将这座高台用来封赏一众击破吴军的将校,可谓是世事难料。
在天色刚亮时,这处高台上下就已经聚集了无数人。
高台之下有持枪守卫的数万甲士,高台之上有观阅封赏的百位汉臣。
在礼仪官的引导之下,糜旸领着一众立功的将校,来到了高台之下。
在糜旸出现后,高台上下数万双眼睛就齐齐向他看来。
百位汉臣中认识他的,脸带喜悦。不认识他的,脸带好奇。
但这时,这百位汉臣,无一内心中不在为他祝贺。
而高台之下数万军容齐整,威风赫赫的甲士,他们的目光很纯粹,那便是充满了敬畏。
乱世中,战功可称雄。
而在那数万道目光中,有一道目光最为威严,但其中也充满了疼爱之情。
数万双目光一时间都聚集到他身上,令糜旸的呼吸有些急促。
但现在的他,不再是当初从益州中,初入江陵城中的那个青衣公子了。
数月来,改变了很多事,也让糜旸成长了很多。
他的急促并非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激动。
汉臣郊望,高台受赏,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了。
糜旸稳住内心的激动情绪,他跟随着礼仪官一步步朝着高台的台阶走去。
当糜旸来到高台的台阶处时,他身旁的礼仪官立时对高台上高声喊道“公安诸将到,请上台。”
数丈高的台阶两侧,每五步皆有一位传令官。
当糜旸身旁的这位礼仪官,喊出这句话后,那台阶上的每一位传令官就依次重复着这句话,直至最后传入高台之上汉中王的耳中。
而不久之后,一声声传令官的声音,穿越着距离从高台之上传到糜旸耳中。
“可。”
在得到这声允诺之后,礼仪官便退到一旁。
而后糜旸轻提衣摆,带领着身后诸将,一步步拾阶而上。
当糜旸踏上台阶之上,他的思绪漂浮到今年七月的那一天。
那一日是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日子。
记得那日刚刚取得一场大胜的刘备,于十数丈的高台之上祭告天地祖宗,而后于高耸的祭台上,戴上了那顶象征人臣巅峰的王冠。
那一日,糜旸也是在场的。
只是那一日他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与张包几人远远观望。
今日不同,虽同样是一座高台,虽同样有着数万甲士与百位臣子。
但今日他却是这高台之上的主角,他不再是一个旁观者。
今日他所登的台阶,乃是他在当世的腾飞之阶。
随着糜旸心中野望的展开,他已经来到了高台之上。
台下数万长枪耸立寒光凛凛,台下长江奔腾巨浪不息,这时糜旸已经站在了代表着荣誉的高台之上。
糜旸看着坐在王座之上面容肃穆的汉中王,看着自幼对其谆谆教导的姑父,他对着刘备深深一拜。
就在糜旸一拜之后,刘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子侄,刘备不禁在心中暗暗感慨。
谁能想到,当年在他膝下嬉闹的那个幼童,今日能成长的如此之快呢
刘备用浑厚的声音说道“上前来。”
听到刘备相唤,糜旸上前了几步。
但刘备见糜旸仅仅上前了几步,他脸上有些不开心。
这小子,一年不见,怎的变得生分了。
刘备再次对着糜旸言道,“卿上阶来。”
刘备此言一出,不仅糜旸,就连高台之上的百余汉臣,脸上也都浮现了惊讶之色。
王上这是要升阶拜将
汉代君臣之礼虽然没有后世明清时苛刻,但在一些尊卑礼仪上,也是有着要求的。
例如君王与臣子召对之时,往往会隔着台阶,这既是为了君王安全,亦是表示尊卑。
例如陛下一词。
陛原指的是宫殿之中的台阶。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哪怕是近臣,能在台阶之下面见君王已经是荣幸。
没想到如今刘备为了表示对糜旸的看重,竟令其上阶受封。
升君王之阶,在当代已经是人臣莫大的荣誉。
百余汉臣没想到刘备竟然如此宠爱糜旸。
刘备见糜旸迟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