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累刘备,让刘备置身险地的关键弱点。
但眼下也并非死局。
诸葛亮十分冷静,很快便做出了分兵的策略。
这样看似乎是分散了保护力量,却也让队伍的前进速度快了一些。
如果曹操的追兵耽误了时间的话,说不定他们能够从容脱身。
在做出这个计划之后,诸葛亮也不由得一阵身心俱疲。
这种不受掌控的感觉十分不好,他只能将生存的希望寄托给敌人会犯错之上,这实在不是诸葛亮的风格。
可眼下,却是没有更好的计划了
于是刘备便派出关羽带领一部分将士百姓先行乘船离开,双方约定一同在汉津见面。
这样一来,兵分两路,敌人不知道该如追谁。
诸葛亮本来建议刘备和关羽一起先行离开,因为走水路更加安全,而且速度更快。
曹操的追兵若是真的追上来了,也无非去追逐水路上的敌人,只能在陆地上奔波。
刘备先走无疑是最为安全,也是最为妥善的决定。
可刘备却认为,自己要和百姓同患难,如果自己先行离开,曹操的追兵追上来了,见不到自己岂不是会屠杀百姓泄愤
可水路的运输能力有限,无法承载更多的人,诸葛亮只能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跟着船只一起出发。
陆地上的人越少,行军速度越快,他们也就愈发安全。
就在此时,有人提议让刘备先保住江陵。
只有保住江陵,才能遏制曹操军队南下的路线,如此方能保护南方安全。
刘备深知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起初或许只是因为心善,不忍心看到这些百姓遭受苦难。
众所周知,曹操军队的军纪一向不怎么样,每逢破城必定烧杀掳掠,这对城中的百姓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但到了现在这般地步,已经是船大难掉头了。
刘备若是在此处将那些百姓抛弃,那他多年以来积累的名声将瞬间化为乌有。
这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因为刘备自从接受这些人的投靠开始,他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
他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带着这群百姓走下去,一直到逃离升天,或是被曹操的追兵赶上。
“想要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
刘备如是说道。
接着便义无反顾的带着百姓接着前行。
看着刘备坚定的义无反顾的模样,诸葛亮神色微动。
“孔明是否想过,若那刘备实在是妇人之仁,又当如何”
诸葛亮的动作微微一颤。
“何为妇人之仁”
这场对话发生在诸葛亮前来找秦天讨论之日,此时他已经知道想要来请他出山的是那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了。
秦天淡淡的一笑。
此时刘备的名声还只是仁义,并没有太多可以佐证他的思想的真实例子出现。
秦天思考片刻,随即缓缓道。
“刘备如今寄托在刘表麾下,你说,他会不会感谢刘表的收留之恩”
诸葛亮点点头“自当如此,否则不为人子。”
刘表收留了刘备,如果刘备不知道感恩,那岂不是和畜生无疑
“可若想取天下,难道刘备能放弃刘表的地盘吗”
现如今江东在孙权孙策手中,刘备自然是没有可能将其拿下的。
而北方又是曹操的地盘,只要不是白日做梦,自然不可能以北方作为。
那刘备剩下的选择就几乎没有了。
想要在这乱世安身立命,刘备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
而纵观天下,留给刘备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刘表的领土。
如此方才有安身立命之地,才有争霸天下的资格。
争霸天下,说到底争的还是土地人口,刘备现在一穷二白,想要争这些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可若是刘备当真反戈一击,占领了刘表的势力,那请问孔明兄,此举到底是仁义,还是不仁义呢”
诸葛亮没有犹豫太久,很快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他的意思很简单,虽然你收留了我,但是为了天下,我还是要占据你的势力,这就叫有德者居之。
秦天哈哈一笑“孔明啊孔明,没想到你也是这伶牙俐齿之人。”
嘴上全是道义,肚子里全是生意。
“可你这话说服的了我,说服得了你自己,你能说服刘备吗”
“这有何不可”
诸葛亮不相信会有人如此糊涂,在这乱世依旧抱着道义不放手。
就算不真刀真枪的动手,诸葛亮也有无数种办法让那刘表临死之前“自愿”让位给刘备。
天底下,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如果真是这般模样,我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