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吴钩霜雪明(4 / 12)

人类孤身出海的巅峰。

与眼前相似,方仙道诞生的燕齐之地毗临大海,海天的明灭变幻,海岛的迷茫隐约,航海的艰险神奇,都引发了人们丰富的联想,海市蜃楼更引起了人们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于是那里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神仙气氛。

头顶的浓墨雷云紧追不舍,几道海雷劈闪而来,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自不量力,可疍民们铁青的脸上毫无表情,因为一切本就是这残酷的世道逼迫着他们搏命,疍民世世代代如这般踏破生死,能活下来的才是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苗裔。江闻的内心从未如此安稳过,他的脑海甚至想起了一句戏谑冰冷的调侃。

不要用与生俱来的天赋,去和别人活命的东西一较高下。

江闻按剑不动,目光投向了烟雾笼罩的汪洋深处,世上从未有人逍遥御风,但这才是一切追求的根源。

在“方仙道”的观念中,神仙的最大特点在于形如常人而能长生不死,逍遥自在神通广大。

而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实现个体永生,于是就有代代相传、改良钻研的“不死”之方出现。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神仙家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事件。

“骆姑娘,你知不知道应前辈他们何时来的岭南又为何要隐姓埋名躲在这里”

暴雨忽然迎面袭来,将江闻努力发出的声音彻底消弭,疍民的弄险行为九死一生,最后还是出现了纰漏,正巧被一道隐藏在潮水之后的暗涌堵住。狭长的老龙横身无法调转,更难于凭借龙头破浪而去,瞬间被沉重的流水击中,难以控制地朝着一侧翻腾,几乎都要离开水面了。

可疍民仍未放弃,他们眼中的光凄厉得像是恶狼,伸长手臂双足踏地,以扛鼎擎天的姿态反向发力,拼上了身体的重量来调整重心,终于将差点侧翻的老龙压回了水里,桀骜而恶毒地踩在暗涌浪头之上,只露出背上如血鲜红欲滴的纹身。

“一切的一切,源头的源头,是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河上公。”

河上公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夏朝之前,最后一次出现则是西汉时的黄河边上,人不知其姓名,因从河上漂来,便称为河上公。汉孝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他故事也见于葛洪所著神仙传。

方仙道最为兴盛的时期为战国后期到汉武帝时,而后几乎是随着黄老学派的兴盛衰亡轨迹,在汉武帝之后,方仙道也随着独尊儒术势力成型而瞬间衰败,乃至于转向土地的最南边发展。

江闻缓缓对骆霜儿说,他已经弄清楚了历史上的一个悬疑。

在转折最为关键的那几年,始皇帝已经统一天下,并且东巡到了东海之滨,专门来见当时“方仙道”的门主安期生。帝王与仙人会晤了三天三夜,言谈十分尽兴,从那时起始皇帝就对海中仙山、长生之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随后立即组建了由徐福、卢生等数百人组成的远航船队入海访仙。

可后来,始皇帝也不知道安期生到底飘荡去了哪里。

对于这个悬疑,安姓族谱中就曾隐晦莫测地介绍道“安期者,齐琅琊人也。祖籍安丘,迁琅琊埠乡,拜师河上公,人谓千岁翁,安丘先生是也。尝闻海上有神山仙草,遂四海求之。北上沙门岛,南下海中洲,达珠崖然盘古之时,海上仙山五座,各有神药,分食可延年益寿,合用则长生不老,故时人成仙甚多。争奈女娲补天之时,斩鳌足立四极,移圆峤于琅琊,沉岱舆于海底,仙药不全,非修炼难成仙也”。

这记载原本说得像是远古童话,但其中指代的地名已经昭然。

沙门岛就是渤海长山列岛宋神宗年间沙门岛的官员李庆,为了试验安期生的长生古方在两年间虐杀了700个犯人,海中洲是东海舟山群岛宋代四明图经中,有安期生呕血泼桃花的记载,珠崖是海南岛据岭表录异载,珠崖郡有安期生煮白石的遗迹,而被女娲移到琅琊的圆峤山则是日照天台山这里是河上公悟道之处,也是安期生苦修之所,这些在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有所记载,似乎处处都留下关于安期生的痕迹,却没有人知道他最后究竟去了哪里。

故事的间隙风雨迎面,骆霜儿忽然问道“那安期生最后去了哪里呢”

江闻冷冷说道“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尝以策干项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嘿嘿,李少军对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嘲笑这位痴心不死的老人家。”

有人说,安期生虽然没能拯救秦朝,但却很认始皇帝这个朋友,后来西楚霸王高官厚禄邀请安期生出山辅佐他,安期生理都不理拂衣而去,可如今来看,竟然是追逐着某种缥缈虚无的传闻,带着道统悄悄来到了岭南之地,因而开启了这段绵延千年的因缘际会。

长生之药会在哪里呢

传说中仙药分别是蓬莱长寿菊,瀛洲太阳花,方壶忘忧草,圆峤桃花石与岱舆长生枣,可安期生尝遍之后,恐怕也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仙药,似乎就像传闻中所述“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