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离心离德(2 / 3)

长门好细腰 姒锦 6737 字 2024-03-24

“任先生每两日来上半天,算是清闲。学子们都喜欢上任先生的课,说他讲课风趣,知识渊博,什么都懂。”

一个周游列国,饱读诗书的人,当然有办法把小孩子哄得一愣一愣的。

这个任汝德,可是萧呈帐下的第一幕僚。

他真沉得下心,在花溪村养老

萧呈也舍得让这样的人才,在花溪村教小孩子读书识字

冯蕴又问了一些任汝德的事情。

但阿楼说,他在花溪村十分规矩,从不违反村规,待邻里极为和善,又是许多孩子的老师,很受敬重。

要不是冯蕴事先知道他的底细,只怕也看不出半分破绽。

他们意图不明,冯蕴也决定按兵不动。

看谁耗得过谁吧。

冯蕴没再说什么。

元尚乙却突然发问。

“娘子,我们很缺粮食吗”

冯蕴再看小皇帝时,发现他脸色都凝重了。

六岁的孩子,以前养在深宫,从不知道粮食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这东西有多么金贵。

这阵子在村子里耳濡目染,他已然懂得了很多道理。

冯蕴笑了一下,“阿元都知道了”

元尚乙点点头。

冯蕴道“看来年纪太小的时候,体察民情也不完全是好的。”

孩子都变得不快乐了。

冯蕴摸摸他的头,“不要想太多,你的臣子们,会处理的。”

他的臣子们。

元尚乙想到那个面无表情的冷脸雍怀王。

他突然仰头,眼巴巴地看着冯蕴。

“娘子跟雍怀王吵架了吗”

冯蕴笑了起来,“为何这么说”

元尚乙道“不然雍怀王为何不回来你们不是夫妻吗夫妻该住在一起。”

这是小孩子最朴实无华的看法。

以前他没有这种认知。

但花溪村里的夫妻,都是这样。

他特地请教了林女史,这才弄清楚基本的伦常

林女史的口中,对冯蕴其实是没有什么好话的,但来来去去,也无非说她妇德有碍,这让元尚乙听了很不高兴。

冯蕴沉默许久,没有说话。

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和小孩子说清楚的。

她只能认真应道“我们跟寻常人家的夫妻可不同。大王公务繁忙,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也是一样,我们都太忙了。”

元尚乙问“那你们不会想念对方吗”

冯蕴看着他,迟疑一下,“会想。”

元尚乙突然把手放在冯蕴的手背上,诚恳地道“娘子,我愿意回京了。你陪我回西京去吧。”

小孩子赤诚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他不是想回京,是他以为冯蕴因为他才留在安渡,没有跟雍怀王在一起,还招来养心斋那些人,背地里嚼舌根。

元尚乙过意不去。

冯蕴看着这样的元尚乙,不经意就想起上辈子小小的渠儿,在沥沥的雨天,撑着一把伞跑到她的面前,告诉她说。

“渠儿长大了,想自己搬去昭德宫住。渠儿去看过了,昭德宫很大很好看”

哪个小孩子愿意离开母亲

无非怕母亲为了护他,在父皇面前为难。那时候萧呈每每到冯蕴宫里,看到萧渠情绪就不太好,孩子敏感地察觉到了,自己是不讨喜的,是父皇和母后之间的阻碍

稚子之心,纯粹如洗。

冯蕴自然不同意。

渠儿也是这般,明眸的双眼如星辰般盯着她,柔软的小手握上来,轻轻地道

“母亲,你就允了孩儿吧,稚鸟长大了都要独自飞翔,儿子也该要独立,才能长出大大的翅膀”

“娘子”元尚乙握紧她的手,“你陪我回西京,好不好”

片刻,冯蕴才回过神,听清楚这孩子在说什么。

下意识地,她握住元尚乙的小手,将他的身子搂紧。

“多谢阿元为我着想,但我眼下走不开,如果你要回去,我可派人送你”

元尚乙眼里果然露出异色,小嘴巴抿了起来。

冯蕴明白了,淡淡地一笑,“阿元不必担心,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夫妻团聚了。安渡不是马上要置辅都,建离宫了吗”

元尚乙问“娘子当真不是因为我才留下的吗”

冯蕴很心疼他。

“当然。”

元尚乙马上开心起来,“那好,我们就留在花溪。”

只要能跟娘子一起,在哪里他都高兴。

马车从茶寮过去。

任汝德手上的折扇微微一收,回眸看金戈。

“方才那辆是冯娘子的车”

金戈刚才也看见了。

他垂眸,“属下没有注意。”

任汝德看他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没有说话,起身走出门外,眼望长街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