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给炮弹装上眼睛,国之重器(2 / 4)

就让我先看看这糖到底是苞谷面还是古巴糖。

周总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翻开了材料。

当他看到近炸引信的原理时,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睛,定睛看去。

这玩意的设计也太精妙了!

不过,暂时还不能激动,搞军工的都知道,原理和设计是一回事,真正的效果是另外一回事。

要把这么多部件塞在一个小壳子里,谈何容易,高温如何解决震荡如何解决

强忍住激动,周总工继续翻下去,每翻一页,他的嘴巴就张大一分。

最后他的嘴巴差点合不拢了。

这近炸引信可不是苞米面,也不是古巴糖,而是实打实的大白兔奶糖!

周总工深吸几口气,才平复下激动的情绪,看向陈部长:“首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研究所,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研制出来。”

陈部长夹着烟,笑着指了指李爱国:“老周啊,这位同志已经造出样品了。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们研究所开展下一步的安装工作,顺便做个验证。”

已经造出来了这本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周部长却莫名有些失落。

这么厉害的设备,自己没能参与研制,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不过,能负责把近炸引信安装到炮弹里,也算是为国防事业出份力。

周总工重重地点头:“首长,您放心,我们208所定不负所托。”

“那好,现在咱们就到你们208走一趟。”陈部长站起身。

李爱国与农夫对视一眼,拎起那个大箱子。

在那个年代,讲究兵贵神速,一旦发现好东西,恨不能立刻将其变为现实。

几人走到门口,陈部长让秘书安排车辆。

秘书听闻陈部长要前往208所,有些担忧地说:“首长,如今大会还在进行,全国几十家军工所的领导都在参会。按照会议流程,您该上台讲话……”

陈部长挥挥手打断他的话:“讲话的事儿,你去通知王书记,请他代劳了。”

“是……”秘书深深地看了一眼李爱国手中的箱子,实在想不出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陈部长宁愿错过如此重要的会议。

由一辆小轿车、两辆嘎斯吉普车组成的车队,风驰电掣般驶向位于cp区的208所。

208所虽是新建,房子却还是旧的,一条水泥路从中间横穿而过。

车队在水泥路上停下后,周总工立刻冲进办公室内,摇动电话通知了所里面的研究员。

片刻功夫之后,几个身穿灰色工装的中年人汇聚到了办公室内。

周总工走到李爱国跟前:“爱国同志,麻烦您了。”

李爱国明白这些都是专业的弹药研制与装配人员,当即打开箱子,取出五个近炸引信递过去。

几位工程师接过,仔细研究一番,纷纷点头:“这外形和体积,装在弹头位置正合适,只需对弹体内部做些改动,不会影响炮弹威力。

无论是122毫米的榴弹炮,还是37毫米的榴弹炮,都能装填。”

研究过后,工程师们给出最终意见:“给我们半天时间,保证完成改装。”

周总工点头:“那就辛苦你们了。”

说完,又补充一句,“这东西可能关乎咱们未来弹药的发展方向,务必谨慎对待。”

“您放心,周总工。”几位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抱着近炸引信,朝弹药加工实验室走去。

李爱国、农夫和陈部长坐在办公室里,悠然地闲聊起来。

中午,几人在食堂吃了工作餐。

所谓工作餐,就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餐,每人一个白面馒头、一碗棒子面粥,配菜是酸辣大白菜。

吃饱喝足,一位工程师前来汇报:“我们已改装好五发炮弹,其中三发是122毫米榴弹炮,两发是37毫米榴弹炮。”

周总工拿起电话,通知演习场做好准备。

208研究所的演习场就在研究所旁边,是一块足有十几亩的空地。

这本是片荒地,却被研究所职工家属在角落种了不少大白菜、芹菜等青菜。

农夫环视一圈,给周总工提个意见:“每次演习,都得派人清空场地。

去年,在川省的756研究所发生了一起伤人事故,城里的盲流跑到演习场偷箩卜,被迫击炮给轰了,好在没有直接命中,才没闹出人命。

那家伙吓得喊了一声:不就偷了个箩卜吗,值得用炮轰吗”

周总工强忍住笑意点头,把农夫的意见传达下去。

片刻功夫后,几十个身穿制服的大兵将演习场内外清理了一遍,好在没有发现有外人。

“二连长,把54式和55式拖出来!”见演习场准备就绪,周总工下达指令。

炮兵连的战士们将一辆加农炮和一架高射炮从仓库内拖了出来。

加农炮的目标是一辆残破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