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自己造,农夫亲自挂帅,刘海中的善意(4 / 4)

研究所。

李爱国这边也把那些组员们集中在气象站后面的小院内,开始了研制计划。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因为李爱国一开始分工明确,还有系统给的图纸,项目的进展还算是顺利。

“李副组长,现在咱们需要制造一个外壳。”

一个星期后,来到气象站,梁小明就拿着一份新的图纸走了过来。

咱们国内主要的火炮,是54式,使用的是122毫米榴弹炮。

防空的主力55式高射炮,使用的是37毫米榴弹。

还没有列装的59式高射炮使用100毫米大口径榴弹。

这些炮弹的结构跟老毛子那边的炮弹差不多,跟小美家的截然不同。

所以,李爱国对近炸引信进行了重新设计。

如此一来,新的近炸引信结构更小,才能够加装在更多不同类型的炮弹中。

“外壳.这份工作交给我吧。”

傍晚,李爱国推着自行车回到四合院里。

一边走,一边思索外壳的事儿。

近炸引信的外壳需要由特殊合金制成。

他今天通过气象站联系了鞍钢、包钢、武钢等几个只要钢铁厂。

对方表示很难完成任务。

一来,钢厂没有相关的工艺,即使有了配方,也得进行多次实验,至少要两个月时间。

二来,如果要重新炼制钢材,需要浪费一个熔炉。

如果有足够时间的话,李爱国倒不介意等一阵子。

关键是李云龙和赵刚已经在边疆厉兵秣马了。

早一天造出近炸引信,就能早日给边疆队伍换装,多争取一份胜利。

这事儿有点麻烦了

“爱国,回来了您呐。”耳边响起一道声音,李爱国扭过头去。

只见刘海中左手一个铁环,右手一根钢丝,钢丝前端弯了个勾,这货正笑意盈盈的盯着他呢。

自从刘海中在晋升考试中落败,没有成为七级锻工,他跟易中海的关系就疏远了起来。

与之相反,最近几个月,刘海中隔三差五,带着二大妈到李爱国串门子。

都是一个大院里的邻居,考虑到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李爱国也没有抹刘海中的面子。

“是二大爷啊,你这是”李爱国停下脚步。

刘海中举起铁环和钢丝:“爱国,这是我给红升造的铁环,你看看,这质量咋样。”

铁环是这年月小孩子经常玩的玩具,只是红升现在刚会走路,哪能玩得了这个。

李爱国正要拒绝,突然想起了什么,盯着那个铁环问道:“海中师傅,这铁环的质量有什么讲究吗?”

刘海中听到李爱国喊了他一声“海中师傅”,顿时兴奋了起来。

“爱国啊,你不知道,这跟铁环我是用我们轧钢厂里的60000kn锻造水压机锻压过的,你别看它看起来只是个普通的铁圈,至少能承重一吨的重量。”

李爱国接过铁环,手掌摩挲了下。

铁环的表面并不光滑,有许多微弱的颗粒,应该是锻造后的痕迹。

“这么说,锻压可以增强物体的强度?”

见李爱国说出“强度”两字,刘海中有些愣神了:“你还是个懂行的哈。

爱国,我们锻工凭什么成为跟钳工一样重要的工种?

就是因为经过我们锻工在处理金属的过程中,通过塑性变形,晶粒被拉长和重新排列,形成更均匀的微观结构,从而增强了金属的力学性能。能增强金属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听了这番文绉绉的话,李爱国觉得自己有点小看刘海中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这年月能够成为高级工人的,有几个是头脑简单的。

这家伙人品一般,不代表没有技术能力。

解释完,刘海中也回过神来,问道:“爱国,你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他还记得李爱国当初找他处理过炮管子的事儿。

李爱国将铁环递回去:“暂时还没确定,海中师傅,今天多谢你了。”

“害,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咱们都是邻居,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告诉我,我刘海中别的本事没有,收拾金属却是一把好手。”

客气两句,李爱国转身要回家。

刘海中举了举手里的铁环:“爱国,这铁环.”

李爱国停下脚步,指了指不远处的刘光天和刘光福。

“给孩子们吧。”

刘光天:^_^

刘光福:o(n_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