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二开始,李爱国就开始带着陈雪茹和小红,拎着糕点盒子走亲戚。
走亲戚总是既快乐,又辛苦的事儿。
好在李爱国和陈雪茹在京城的亲戚也不算多。
初二走了陈方轩家,
初三原打算先去刘国璋家,谁承想,刘国璋前往南方开会,没有回京。
李爱国则带着礼物来到了农夫家里。
幽静的小院。
门口站着全副武装的哨兵。
得知李爱国两口子过来,农夫和师娘迎了出来。
“赶紧进屋,别冻着孩子了。”
陈雪茹来过数次,跟师娘关系很好。
师娘见小红升小脸红扑扑的,赶紧带着陈雪茹和孩子进到了厢房内,里面早就升起了炭火。
农夫看了一眼李爱国:“到书房坐坐。”
李爱国整了整衣领子跟在农夫后面,进到了书房内。
他刚转过身关上门,就见农夫打开抽屉取出一个古怪的仪器,按下了上面的按钮。
李爱国没有开口,一直等到农夫摆弄好仪器,这才递了根烟。
农夫接过烟坐回椅子上,笑着说道:“我已经接到了港城方面的汇报,你那篇论文已经被华教授在港城大学的学生,邮寄出去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抵达普林斯顿。”
“华教授办事儿挺认真的。”李爱国笑着附和了一句。
两人闲扯几句后,农夫这才点上烟,脸色严肃起来:“你在221厂的时候,曾提出要对老毛子展开一个新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爱国自打农夫打开信号屏蔽器,就明白今天是要谈工作了。
他清楚农夫的习惯,也不啰嗦:“老师,您可能也接到了221厂的汇报,老毛子提供的大蘑菇数据中,瓦片数量是36片,但是根据九局的计算,真正的数量是32片。”
农夫虽不清楚“瓦片”到底是什么,但也明白其重要性。
他抽口烟,抖了抖烟灰,皱眉头:“你想找老毛子讨要说法?”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爱国,你不是不懂这个道理。”
什么叫做高瞻远瞩,这就是了!
农夫虽然不是搞外事工作的,但是只是一眼就看出了向强大的邻居讨要说法是一种自取其辱的做法。
没办法,世界就是这么的残酷。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算你有满肚子的委屈,也得咬碎了牙齿,吞进肚子里。
然后。
卧薪尝胆,努力壮大,才是正途。
如果不能强大,只能沦为棋子。
最真实的例子就是:小乌家和大鹅家打架的事儿。
小乌傻乎乎的,受了小欧和小美家的挑唆,跟自己强大的邻居大鹅家打了起来,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的。
小乌到处求支援,小欧家开始言顾其他。
小美家不但准备袖手旁观了,还要敲骨吸髓,拿走小乌家惟一的一点矿产。
就算是这样,小乌家还没醒悟过来,没有领会到“炮灰就是炮灰——主子不会珍惜”的道理。
小乌家的当家的,竟然跑到大豪斯里,当面痛骂小美家的大统领和二统领。
小乌家虽然逞了一时口快,抖足了威风,但是有用吗?
只能让前线多死几万人罢了。
这就是现实。
在现实面前控诉不公,除了引来一片嘲笑,没有任何作用。
农夫这些老前辈自然不可能犯类似的错误。
李爱国直起身体,解释道:“老师,您误会了。瓦片数量发生错误的事情,我曾经跟列杰涅夫教授谈过,据他所言,老毛子并没有在瓦片数据上动手脚。”
此话一出,农夫的脸色变了,眼睛微微眯起:“你的意思是老毛子计算错误?”
“不不不老师,老毛子在制造大蘑菇的时候,使用的是【枪法】,跟咱们使用的【内爆法】完全不同,不需要精确计算瓦片数量。”
李爱国说完,并没有接着说下去。
书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
许久之后。
“那这瓦片的数量是老毛子从哪里搞到的?”农夫的话刚出口,眼神一凝,夹着烟的手指头抖动了两下,“是来自小美家?是洛森堡夫妇从小美家搞出来的!!”
1951年的时候,洛森堡夫妇的事件闹得很大。
在两人被处于电刑后,有很多人认为他们完全是被冤枉。
以至于在后世这件事还像是一团烟雾,无法触及真相。
但是,气象局这边早就调查出了事情的原委。
洛森堡夫人确实是无辜的,朱利叶斯·洛森堡也许帮着丈夫打了掩护,却没有从事某种活动。
格林格拉斯·洛森堡(无线电工厂信号检察员),被契卡谢苗诺夫招募,为老毛子提供了不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