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爱国同志吧,秦教授在电话里讲你很年轻,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看来是后生可畏啊。”
李爱国是第一次见到华教授这位国内数学的大佬。
跟后世的报纸期刊上的华教授相比,这年月的华教授更加年轻,身形颀长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透出的目光如炬。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中山装,领口一丝不苟地扣至喉结下方,袖口虽磨损却整洁地挽起,露出骨节分明的手。
“华教授,您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永远的学习对象。”李爱国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华教授的手:“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总之,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
“华教授,您的《告留美人员的公开信》,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极大的振奋了我们这些晚辈们的精神。”
华教授没想到李爱国竟然完整的背下了他的文章,点头:“只不过是一些真情实感罢了。倒是你,一声不吭,竟然放了个大卫星。”
李爱国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秦教授他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教授有着研究人员独有的性子,不喜欢啰嗦,径直问道:“草稿带来了吗?”
李爱国从帆布包中取出论文,递过去。
华教授接过来,坐在椅子上,便认真研读起来。
陈资料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火车司机不是来请求数学所帮忙的吗?咋还有数学论文呢?
现在华教授所有的精力都在论文上,陈资料有些着急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陈资料知道华教授的脾气,也不敢上前打扰,只能伸着脖子凑过去看了眼。
他大概明白是拓扑学的问题,然后,再往下看,就不太懂了。
一方面是华教授手遮挡住了一部分算式。
另一方面是他研究的是数论,对于拓扑学方面懂一点,但只知道些皮毛。
就在陈资料更加好奇,准备问问李爱国在证明什么东西的时候,华教授挪开了手,露出了论文的标题。
《论庞加莱猜想在三维条件下成立》
庞加莱猜想?!
好奇心瞬间消失了。
又来了一个疯子。
自从数学计算所成立后,时不时就会接到民间的投稿。
什么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了黎曼假设、霍奇猜想.甚至前阵子陈资料出门,被一个小老头拦着,对方拿出了世界大一统公式。
“爱国学数学也学傻了”
虽然这不是他研究的方向,但不要以为他对于庞加莱猜想一无所知。
无数年来,全世界的数学家只要是研究拓扑学的,都对庞加莱猜想有过研究。
然后有人成功吗?
没有!
你一个火车司机证明出来,那才叫做见了鬼!
在心里吐槽一句,陈资料正准备提醒华教授别浪费时间。
华教授此时抬起了头:“爱国啊,你准备把论文发表在哪里?”
李爱国点头:“贵所的《数学学报》”
《数学学报》是国内最早一份数学专业期刊,创建于1936年,主要刊登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具有独创性的优秀成果性论文。
现任主编正是华教授。
陈资料虽是后任的主编,截至目前来,还没能在《数学学报》上发表重量级的论文,听到李爱国的话,吓了一跳,正要提醒华教授。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便看到华教授摇了摇头:“不妥”
陈资料暗暗松口气,到了嘴边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华教授接着说道:“《数学学报》虽是国内最大的数学期刊,但是在全世界来说,台子还是太小了,不利于改论文的推广。”
李爱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推广论文?”
华教授也知道李爱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耐心解释道:“像这种高难度论文想要刊登在期刊上,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同行评审环节,验证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涉及到重要猜想证明的论文,审核周期往往会比较长。
即使是论文通过了审核,刊登到了期刊上,想要快速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也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还要召开数次国际会议进行商讨。
像你这篇论文,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就需要一家非常知名的数学期刊杂志社背书。”
李爱国好像听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投到国外的期刊杂志上?”
华教授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了李爱国,又给陈资料递上了根,然后自己点上了上,抽一口道:“我曾在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担任过研究员,跟《数学年刊》的主编艾森哈特先生曾经是同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便是拓扑学,对庞加莱猜想也有深入的研究。”
《数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