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明争暗斗(2 / 3)

的门槛之前,从而避免了触发对怡和集团进行私有化收购的强制规定。

这一策略不仅展现了苏城深邃的商业洞察力与精准的操作手法,更为后续的布局与博弈埋下了伏笔。

尽管苏城拥有轻松收购怡和洋行的实力,但他对于这家历史悠久的企业,并未抱有私有化的意图,因为在他看来,这并非必要之举。

同样地,对于置地集团,他也没有制定私有化的计划。

苏城深知,过度私有化企业可能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即使目前他资金充裕,无需为经济压力担忧。

然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几十年的时光里,世事难料。

因此,他更倾向于保持企业的现有架构,灵活应对未来的变化与挑战。

因此,保留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的上市企业身份,实为苏家降低未来风险的一项明智决策。

在此基础上,苏城又精心策划了一轮股权调整。

苏城继续将怡和集团所持有的部分置地集团股份,转让给他自己,使得苏城在置地集团的持股比例也精确达到了49.99%。

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苏城对两家集团的控制力,更使他在两家集团中的股权结构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均保持在49.99%的持股水平。

这样的布局,既避免了触发任何可能的强制收购或私有化条款,又为苏家在未来保留了更多的战略灵活性和操作空间。

在完成这一系列股权调整之后,林浩然并未急于让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对外公布这一重大变动。

他明白,公告的发布时机需恰到好处,此刻的沉默,正是为了后续更有力的反击做准备。

通过详尽的情报收集与分析,林浩然已明白英国股东们的动向。

他自然非常清楚,这些英国股东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怡和集团的控制权,毕竟,为了夺回怡和,他们已暗中筹备了将近半年之久。

这份坚持与决心,让林浩然对即将到来的较量充满了期待。

当然了,其实他也不是很在意,对他而言,这些英国人别想在他手上占到什么便宜。

他静观其变,耐心等待着英国股东们的下一步行动。

他想知道,这些昔日的对手,究竟会采取何种策略来试图重掌怡和集团;

他更想亲眼见证,在这场商业博弈中,他们如何施展浑身解数,试图扭转乾坤。

而林浩然自己,则已做好万全准备,静候时机,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3月15日,香江证监处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主席麦思庄重宣读了一项重要声明。

该声明指出,苏城先生在进行对怡和集团及置地集团的收购行动时,未事先咨询证监处意见,此举被认为违反了收购合并守则中“确保对所有股东公平”的基本原则。

因此,证监处正式要求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相互持有的股份需被出售,并回归至公开市场,以维护市场公正与透明。

若双方未能积极响应,证监处将不得不介入,直接处理两者之间的内部纷争。

这份意见函很快也送到了苏城的手中。

他轻轻翻阅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思量:“就这?”

这些英国股东或许天真地以为,仅凭他们手中股份的总和超过苏城先前的持股比例,便能轻易重掌怡和集团的舵手之位。

又或许,他们幻想着置地集团所持怡和股份回归二级市场后,能趁机大肆收购,从而实现对苏城的全面超越。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苏城早已布局在先。

早在二月份,他便已悄然掌握了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各49.99%的股份,这一布局,这些英国人根本就不知道。

在苏城近乎绝对控股的现状下,他的意见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任何重大决策,几乎都可以在他的主导下得以实现,无需过多依赖其他股东的点头。

因此,对于英国股东们的如意算盘,苏城只是淡然一笑,心中已有了应对之策。

不久后,苏城亲自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以正面回应香江证监处的决定。

在会上,他表现出极高的尊重与配合态度,宣布将置地集团持有的怡和集团股份,以及怡和集团持有的置地集团股份,全部按照市场规则面向二级市场进行出售。

紧接着,苏城还意外地公布了两份重要交易合同:一份是怡和集团将部分置地集团股份转让给他的正式协议,另一份则是置地集团将部分怡和集团股份同样转让给他的协议。

这些交易不仅彰显了苏城对两大集团深入骨髓的控制力,也预示着其战略布局的又一重要落子。

随着两家集团董事局的全面重组,原有的英资董事局成员已悉数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由苏城信任并亲自挑选的新任董事。

因此,这两份交易合同的通过,自然也是得到了新董事局的一致认可,确保了交易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