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说,这几个海津的领导,又是马屁拍了上来。
嗯倒也不能说是马屁。
因为这些个领导是真这么认为的。
这些个海津的领导对着陆远竖着大拇指道
“爵爷,您发明的这些个自行车,还有脱粒机什么的,这真是卖的太火爆了,海津这段日子一直在疯狂的建厂。
这海津的人能来的差不多都来了,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就先让孩子顶上。
这些个活儿都是简单的,就是按个开关,控制下机械啥的,简单,爵爷您放心,出不了事儿”
听着海津这些个领导们的话,陆远一脸古怪道
“有这么多厂子”
这海津的领导们也是给陆远解释,这现在北方的工厂什么的,有不少一部分都是放置在海津。
这没办法,毕竟,海津是个港口城市。
这里不光能用铁路,还能海运。
这自然的厂子就愿意往这里放,方便啊。
这里的厂子制造出来东西后,装上船直接就运出去了。
这厂子可不就得往海津放嘛。
以后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当然,以后是以后。
现在的话,还是这样的。
毕竟有很多厂子,是在火车没弄出来前,就在海津建造上了。
这些个领导们也是继续解释道
“这爵爷您弄出来东西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这我们这儿刚把脱粒机厂建造出来,您那边自行车就弄出来了。
我们这刚弄出来自行车厂,好家伙的,您那边火车头又出来了。
我们海津现在就是在疯狂建厂,基本上来说,海津城里的人都被拉来了。”
听着这些个领导们的话,陆远则是微微挑眉古怪道
“那也不至于让孩子来吧
就算海津城里的人都进工厂了,那海津城就没有其他城市的人了
这海津城这里有这么多的岗位,其他城市的人就不来谋生”
听着陆远的话,这些个领导们互相看了一眼后,便是有些尴尬的笑道
“是有不少不过那些到底也不是海津的人这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有工作岗位,我们肯定是先紧着海津的人来,再说这些个孩子就算不来上工,那在家里也是瞎玩儿。
这些个孩子们的岗位,那都是简单的嘞,工钱也不用给太多,一个月给个七块八块的。
也给他们算工时,等他们时间长了,就是正式工,到时候一上来就是老手,多好。”
听到这里陆远明白了。
这就是海津的地方官府为了省钱。
陆远陷入了沉思,而一旁的这些个官员们也是一直在夸陆远。
说陆远如何如何厉害什么的。
这帮人都是真心的,这海津有这么多岗位,连孩子都能上岗,这肯定多亏了人陆爵爷啊
但是,陆远却是觉得
这么屁大点的孩子四五六不识,就进厂
当然,结合背景来说,这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陆远看来,长此以往是不行的。
只是这些个海津领导们说的也对。
这些个孩子就算不出来上工,那在家里也是瞎玩儿,还不如出来上工。
陆远想了想
办学吧。
当然,以大周皇朝的财力,全民上学,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什么的,大周皇朝现在负担不起。
这事儿最起码得五年后,甚至十年后。
但是现在可以打下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先要培养出来一些个正儿八经的老师。
培养出来一旁真正的知识分子,一帮真正的为国家,为朝廷有用的人才。
不是三辅的那些个就会背诗句,背圣贤书的门生。
陆远想好了。
大学公开课的形式。
陆远把一些各行各业目前顶尖的人才,弄过来读书。
自己亲自教学
当然,除了这些工业上的东西,陆远还会教他们数理化。
嗯说句实话,陆远现在数理化的水平,就是初中水平。
别看陆远是大学生,但是高三学的那些个知识,陆远早就忘记了,高考完就全丢了。
但是,就算陆远只有初中的数理化知识,在这里也够了。
就是给这些个人启蒙了
现在陆远要做的就是启蒙,解放思想
陆远给这帮人起个头给这帮人一个基础,剩下的,就由这帮人自己研究。
用老话儿说,这就叫师傅领进门
陆远不是一个墨迹的人。
寻思明白后,这厂子也不看了。
直接就要回马车。
在路上,陆远不让这些个领导们跟着,而是拉着顾清婉的手腕,走到人群后面。
顾清婉被陆远拉着手,莫名有些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