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损过度,怕是会引发边境的龃龉。
我的意思是哪些异族完成不了的,要不要我先杀鸡儆猴,否则算算时间可能会拖延到后年秋末后。
若大王已征召我南下,到时候想要快速剿灭生事的部落就不太方便了”
“无事,这些异族肯定是会生产规模提升的,不过也不需要担心,因为到时永济渠已通渠,想来最长也就一周,牲畜就能够运输到邺城去,完全不需要担心销路的问题”
卢谌对赵安道,“大王已在快马送来的旨意里面说清楚了,他只怕异族的生产跟不上,完全不怕异族生产出来的伸出没有办法消化。
而且到时候,大汉会向异族开放汉书史记之类的汉家史书,让鲜卑受汉家文化。
大王让我把握把握价格,大概一策书籍约一匹战马左右,看看异族愿意不愿意买下”
这时候的赵安倒隐约感觉,自己好像欺行霸市的恶棍请的保镖。
自己从来就没想到过自己在军旅中读过的汉书居然能卖出这样一个离谱的价格。
但赵安想了想,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赵安明白,刘泰这么做肯定有刘泰的用意,自己在幽州这边好好的练兵,为下次南征的计划做好应该做的准备也就是了。
而事实上,卢谌也不知道刘泰干什么,居然对异族开放汉书史记。
事实上刘泰还准备给异族开放九章算术,鼓励异族也来大汉考试,若异族真能从大汉世家,寒门,军史,甚至平民百姓的竞争中一路搏杀出来,那刘泰肯定是赐汉姓,入汉籍,将其重点培养,努力让他成为异族的标杆。
让那些异族们知道,不仅打家劫舍有出息,就算读书一样也是很有出息的,来一起跟着汉人学汉语明汉礼。
只不过,这汉书不能给的太便宜了,就好像是唐僧到灵山后,通过贿赂才拿到真经一样,汉书官方给异族的价格自然不能太便宜了,要让这些异族珍惜。
私下里嘛,刘泰会开几个印书的作坊,然后让异族帮忙传播与学习汉家知识的。
至于竹简之类的书籍,刘泰是连一个竹片都不允许流通到异族去。
毕竟竹简刻字相对来说经久耐用,但要是书籍,异族游牧时搬迁几次怕就成为消耗品,需要重新购买新的。
而不想这样,要么就不要学习汉家礼仪,要么接受从游牧业到畜牧业的改变,从而慢慢从异族百姓,教化成为汉人百姓
这才是教化的手段,只有改变异族人的生活习惯,才能让他们慢慢接受同类人的文化。
否则就算道理跟着游牧民族说上一百次,也没有用。
他们都是游牧民族了,生活习惯以及历史基因都跟农耕民族没什么关系,他们又怎么能理解华夏文明。
当然,这布局比较的长远,刘泰并没有告诉卢谌,但卢谌是从教化异族出身,所以对教化异族有着自己的见解,在鲜卑族与杂胡中有自己的影响力。
但同时因为卢谌全家都是被刘曜带兵杀的,若说他对异族有什么好心倒也不至于。
大概就是个立场是教化派,但教化起来起来也不介意用物理教化的家伙。
毕竟现在的煤钢司还是他兼管着,能从那里出来的官员,对异族能有什么好态度。
他是真真切切的在里面看到进入到煤钢司的异族要么接受大汉教育成为归顺大汉的平民,要么在一次又一次的劳累中,直接死在了矿洞里面。
基本上管理者在煤钢司里面走一遭,多少也会不把异族当做人来看,但对汉人的身份会更加增添一分认同感。
此刻卢谌跟赵安稍稍商议了一下细节,确认了与异族酋长的会面时间,便离开了。
说实话,幽州这地方赵安说不定都比卢谌熟悉,只不过一时接下了刘泰的任务,需要卢谌搭把手,所以赵安才会跟卢谌细细商量。
不过现在看着卢谌对付异族有自己的方法,只需要自己站个台而已,这样的情况下,赵安自然省事。
而到了举行会议的当天,赵安也不需要说话,就这么冷冷的坐在一边,表示自己在这里听着,甚至包括了段文鸳与段叔军在内,一众异族都好好的说话。
毕竟赵安已经用拓跋鲜卑的鲜血,证明了自己在北方异族之中的威严。
然后卢谌开始发布任务,也就是把刘泰需要两年时间的产量,压缩成明年需要的产量。
毕竟这件事真干好了是自己的功劳,要是干不好,自己顺势大方原谅这些异族,也更容易敲打他们,做官嘛,层层加码这种技能总归官僚本能自带的。
而且卢谌也不是白白向他们征收这些,而是通过盐票进行交易,又不会亏待了他们。
主要是一直以来,刘翰的大牧场不是还没有爆产量嘛,自然是需要其他的异族顶上。
即使如此,刘翰也马上出面,一开口便是承担下了一半份额
而一众异族见到这幕,倒也抢夺起自己的份额来。
他们又不是白痴,刘泰给的这些份额肯定是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