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耕牛(3 / 3)

晋末的卯金刀 倚夜听雨 5466 字 11个月前

一生产力。

什么时候能够落实到一户一牛,想来也就能达到这时代的小康社会了吧。

所以,刘泰思索了一下,果断对刘翰提出要求,今年战马需要出栏八千,三年时间最好把每年战马出栏数量提升到一万五匹,目标是稳定在每年出栏两万匹战马以上。

然后便是不再向着战斗方向的战马发展,而是去培养能够驮更多物品的驽马或者骡子。

另外是耕牛,今年主要任务完成对旱地黄牛的改进,让他们套环后学会开垦田地。

如果可以耕牛多多益善,不设上限,若是顺利完成,明年春耕的时候,则是会用上它们。

毕竟去年的主要任务是打败石勒,北方牧场的所有发展方向全部都向着战马发展。

但今年已拿下河北之地,那自然的,对耕牛需求自然是几何般的提升。

刘泰很清楚,如果黄牛套环后,真能在北方地区变成耕牛,那不论有多少耕牛,华夏大地都能能吃得进去。

毕竟有了耕牛后,开垦效率就增加太多了。

就算将来出现耕牛饱和的情况,把牛鼻子上的牛环一摘,便能成为肉牛了。

不过刘泰想了想,觉得指望以后家家户户吃肉牛到底太遥远了,只要蒸汽机还没发明出来让机械能来替代生物能,那对百姓来说,牛这种东西作为生产力工具比作为食物要多得多

刘泰也快速回复刘翰,又投入到大运河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中。

刘泰很清楚,如果这永济渠不能顺利开通,那刘翰就算培养出耕牛,想运送到黄河以北的地区也会非常困难,这一路上的消耗怕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只要永济渠开通顺利,幽州出发从渤海湾到青州是一条路,永济渠是一条路,那至少整个华北平原的精华区,从此以后都少不了耕牛的身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