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回归青州(2 / 3)

晋末的卯金刀 倚夜听雨 5624 字 11个月前

刘泰麾下就没这么容易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战时倒还好说,俘虏营里收着,一边改造,一边训练也就是了。

但在战后,尤其是眼前这种跟溃兵交手,溃兵若是被捕捉了的,则是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挑选,至少体魄没有优秀到某种程度,想进入到俘虏营改变命运怕不是做梦。

所以,王桑给张嵩的人已过了一次手,当然这种事也逐渐成为整个军队的潜规则。

张嵩无所谓,以前没治理过州县,张嵩倒还没什么感觉,但现在真有个州交给张嵩去管理,张嵩发现冀州的土地上那可真的是地广人稀。

因为连年的战争,哪怕现在都因为处于跟石勒的对峙状态,所以不可能全部投入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嵩却是发现,想要发展冀州到底是哪哪都是缺人。

王桑给了自己八千人,别管他们将来会流向哪里,对张嵩来说都属于宝贵的资源。

王桑看着张嵩这狗脸变化得真快速,倒也没有追究什么只提了一句道

“你去问问青州那边,我们军队新的甲胄还没有下发吗

有些甲胄都已经补了又补了这也是我这次过来找你的主要事情”

张嵩听到王桑的话不由肃然起敬,脸色严肃道“我知道了,我会去问一问褚翜,皮甲少不了你的”

刘泰的军队绝大多数都是皮甲,只不过王桑麾下的皮甲相对来说更加破旧一些。

再加上了他们负责清剿溃兵,所以更是需要甲胄的守护。

虽然皮甲这种甲胄想换装也不是非常频繁,甚至一件皮甲在一名士卒手中传承一辈子也是常有的。

但问题是自己等人刚刚经历了跟王浚的胜利啊,皮甲破损有些出乎了预估了。

更不要说还要以这样的状态去清剿溃兵,所以甲胄防御不够而出现的折损也是常有的。

别得不说,只要刺出了口子,然后出现一点破伤风,那整条命说不定就没有了。

毕竟中医对调理一类的病症有效,但对发烧之类的炎症所能起到的效果就很有限了

张嵩许诺了王桑,却又头疼起了曹嶷这个不地道家伙的釜底抽薪。

不过,张嵩深吸了一口气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自己也修建一座港口来

打不过那就加入,这又不是什么耻辱的事

张嵩也明白,王桑的士卒居然都需要向自己催促来更换甲胄,这就说明了这些王浚的士卒就零散的个体来说,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的好对付。

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说明想平息冀州北方的溃兵,少说都需要半年的时间。

想来等到冬雪到来,那才能彻底解决掉溃兵问题,那在那之前,也就是今年之内,自己必须要想办法把商人给留下来。

所谓的留下来自然不是强留商人,而是要让这些商人需要经过冀州,让这一条冀州的渠道还要留下来。

等到冀州平定的溃兵所带来的兵患,那这条商路才能重新走通,想到这里,张嵩挠了挠头,暂且先这般的计划。

就在张嵩抓着脑袋时,刘泰也在幽州地方终于等来了郗鉴的汇报。

稀鉴对刘泰道“启禀郡公,按照郡公所言,在幽州城东南的丘陵山区进行探查,的确是发现了一大片露天的煤矿,相当方便我军的开采工作”

“探查到煤炭就好,那这片工程便是交付给了你来了”

刘泰听到了郗鉴的话,到底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你先把这煤炭司的框架先搭建起来,也可以尝试进行开采,我回到了青州后,会让解飞把有关煤炭方面的人才调度过来,借助你开采这些煤炭。

下个冬天,我们幽冀青三州能不能过一个好年,那就全靠你了”

“遵郡公之令”郗鉴听到刘泰的话,相当兴奋的对刘泰回答。

刘泰点点头,随着冬天越来越冷,郗鉴的煤炭司也会越来越重要。

这里挖掘出来的煤炭需要送到千家万户去,至少能尽可能减少百姓们在冬天冻死的概率。

自己在青州时便推行火炕,甚至制造了给火炕进行焚烧的蜂窝煤。

但实际的效果下来,烽火煤维持火炕的效果还不如百姓们自己秋天时候积累下来的柴火。

当然最重要得是百姓自己拾取的柴火在百姓看来是免费的,但蜂窝煤却是要出钱的。

对于此,刘泰也知道自己犯了一些尝试性质的错误,即使如此刘泰还是选择主推蜂窝煤而不是去主推柴火。

理由非常的简单,自己希望的是推动工业革命,那对煤炭的利用效率肯定是要提升上来。

普通的木头就算是再怎么样的煅烧,能够有个一千度那就谢天谢地了,更不要说柴火这一种燃料至少对人来来说生产周期有些太过漫长了。

但煤炭话生产周期长,但现在使用起来都是现成的,对刘泰来说反正比柴火这种能源要更加的先进。

严格意义上来说,柴火这种能源是封建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