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复兴的迪士尼,眼红的羽生秀树(2 / 5)

情问题,羽生秀树基本上都不怎么感兴趣。

倒是对于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的新项目立项,羽生秀树听得颇为投入,因为从这些信息中,他很有可能找到捡漏的机会。

而他这一点倾向被比尔·哈特看出来之后,对方也刻意多聊了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说着说着,比尔·哈特便说起了迪士尼的一些事。

“迪士尼去年十一月上映的小美人鱼,如今在北美票房已经突破两亿美元了。

迈克尔·艾斯纳那个人虽然不好打交道,但能力确实了不起,在他担任ceo的这几年里,迪士尼明显有了复兴的希望。

看他这几年的举动,迪士尼明显要继续押宝动画电影,新项目听说在去年就立项了,只是还处于保密阶段。

……”

比尔·哈特还在滔滔不绝,可羽生秀树却因为对方的话,脑中盘算起了不少事情。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发展,八十年代有些没落的迪士尼,确实是在迈克尔·艾斯纳的带领下,于现在开始复兴的。

《小美人鱼》超过两亿美元的票房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在1991年上映的《美女与野兽》,总票房达到了四点二五亿美元。

估计比尔·哈特口中所说的已经立项,还处于保密阶段的电影就是这一部了。

而两部动画电影大爆之后,迪士尼复兴的势头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1992年,《阿拉丁》总票房破五亿美元。

1994年,《狮子王》总票房更是一举冲破十亿美元大关。

再然后,迪士尼就开始了屠榜模式。

《风中奇缘》三亿五千万,《钟楼怪人》三亿两千五百万,《大力士》二亿五千万,《花木兰》三亿,《泰山》四亿五千万……

光是想想这些票房数字,羽生秀树都忍不住在心里流口水。

更何况作为一个拥有游戏公司,漫画出版社,以及制片公司的老板,没人比羽生秀树更清楚,这些大热ip带来的衍生收入会是多么夸张。

票房算什么,迪士尼依靠这些动画电影版权所创造的周边衍生收入,估计是票房的数倍不止。

但无奈的是,不算他怎么流口水眼红,迪士尼动画片的墙角都很难挖,或者说是没法挖。

作为版权狂魔,搞不好你现在看到的动画电影,迪士尼几十年前就创作出形象并注册剧本了。

再者就算他抄了故事,也根本没那个实力能创作出来。

因为上述这些电影那可都是手绘动画。

迪士尼能在迈克尔·艾斯纳的带领下,依靠动画片走向复兴,固然和管理层有关,但更多的却是迪士尼多年积累的动画人才与技术经验的功劳。

因此与其说迪士尼是复兴,还不如是一次沉淀多年的厚积薄发。

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培养,羽生秀树上哪去找这么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能力超群的手绘动画工作者?

当然,云上娱乐在霓虹是有不少画手,也收购了一大堆动画工作室,但两国那完全迥异的绘画风格,就足以打消羽生秀树的所有念头。

而且迪士尼要是这么好模仿的话,那也不会轮到羽生秀树,好莱坞其他大制片厂早就动手了。

羽生秀树如今能安慰自己的,也就是手绘动画的时代,辉煌不了几年就该结束了。

另一个时空,迪士尼在九十年代的巅峰时期,极有眼光的选择与皮克斯动画展开合作,搭上了3d动画电影的顺风车。

但在这个时空,这件事却已经不可能发生了。

早已被羽生秀树收入囊中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在他大方的砸钱培养下成长速度飞快。

动画短片《ttoy》如前世一般,成功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这也是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创意来源。

渲染程序renderman开发成功,更是对3d动画、特效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随着皮克斯的3d广告在业界大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才纷纷加入了皮克斯的大家庭,也让皮克斯再不复当初小作坊模样。

这样想着,羽生秀树觉得忙完云上影业的事情,也该去皮克斯那边看看了。

毕竟老是放羊也不太好,还是要偶尔去刷刷存在感的。

恰好在这时,新世纪经纪公司一位员工在比尔·哈特耳边的低语,打断了比尔·哈特的话。

羽生秀树见状询问,“是不是可以出去了?”

比尔·哈特却说,“还不能,是有一批新人来想要签约。”

羽生秀树面露失望,“那你去忙吧,等门口能走了通知我一声。”

谁想比尔·哈特却说,“先生正好没事,不如一起去看看如何,如果出现有潜力的新人,也好帮我介绍给云上影业的新项目。”

坐着无聊的羽生秀树闻言,略微犹豫便点点头,“那好吧,反正在这里也没事。”

然后他便跟着比尔·哈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