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听谁说的”李来仪问自己的宫女。
“外面的人都这么说。”宫女回答道,“原先大家都没有注意,好像就是近来大家才在算陛下每个月给太子殿下赏赐过多少次,又给魏王殿下赏赐过多少次。”
以及每次赏赐给太子的是什么,赏赐给魏王的又是什么。
别问他们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因为李世民每次赏赐哪个孩子都好,从来没有藏着掖着,毕竟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所以有心人只要多细心观察一下,那么别说知道李世民这几个月赏赐魏王的财物都比赏赐太子的要多了,只怕多多少他们都知道个大概。
李来仪皱了皱眉。
宫女见状,连忙道“殿下,奴婢没有掺和进这些事情里面,只是在外面听到这些闲言碎语,特意回来跟你说一声。”
“你做得很好。”李来仪皱眉并不是觉得宫女八卦,或者说因为
太监和宫女们无聊到说这些闲话而感到不高兴,小姑娘是觉得如果真的像她宫女说的那样的话,那么就说明李世民偏爱魏王已经偏爱到超出正常范围的程度了。
否则的话底下的人又怎么可能注意到,甚至传出那么多闲言碎语
“给我更衣。”李来仪打算出门一趟,具体去哪儿
那当然是去一趟东宫了。
李来仪来得太早,抵达东宫的时候太子还没有回来,所以迎接她的是太子妃和她的儿子李憠。
贞观十二年才出生的李憠和长孙延同年,今年也四岁了,见到李来仪这个小姑母,李憠显然很高兴,顾不上行礼就直接奔到李来仪的跟前来了。
李憠一把抱住李来仪,奶声奶气地喊了她一声“姑母你来啦。”
“憠儿,不得无礼。”太子妃见状,连忙出声道,“快给你姑母行礼。”
“大嫂何必这么客气”李来仪一把揽住了李憠的肩膀,阻止了他给自己行礼的举动。
小姑娘确实不在意小侄子有没有给自己行礼,毕竟这可是她双生弟弟的孩子,哪怕李来仪跟他的感情也算不上多深厚,但是他在她这儿总是有几分特殊的。
尤其是李憠生得还有几分像小时候的太子,笑起来的时候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太阳似的,活泼又热情,让人不由地受他感染。
“礼不可废。”太子妃心想,她不客气不行,这要是传到太子殿下的耳边,他肯定会不高兴的。
毕竟李来仪不仅和太子一母同胞,而且还是和他同一天降生的双生阿姊
是的,太子妃也知道了李来仪的真实身份,毕竟在她回宫的第一天,李来仪就狠揍了太子一顿,他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抱着李来仪一边喊她“阿姊”一边嗷嗷哭。
好不夸张地说,太子妃当时是有些懵的。
她原以为太子是喝醉酒认错人了,或者犯糊涂了,但是事实证明李来仪就是太子的亲阿姊。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太子妃震惊又难以置信,换做是一般的妇人大概会吓得方寸大乱或者花容失色了,但是太子妃并没有。
她迅速地冷静了下来,接受了这件事。
事后太子妃认真地想了想,觉得李来仪死而复生对于太子而言绝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首先李来仪不仅在太子心目中很有分量,在李世民心目中也很有分量,其次李世民管教不了太子,不代表李来仪管教不了。
李来仪在回宫的第一天就已经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件事。
而事实证明太子妃没有猜错,自从李来仪死而复生之后,太子就一改之前那副要与天下人为敌的架势,整个人都开怀了许多。
如此一来,太子妃更加要敬着李来仪了,因为她很清楚太子这段时间以来的改变全都因为李来仪。
李来仪却直接一手揽着李憠的肩膀,一手拉住太子妃的手腕“走走走,外边太冷了,有什么话我们还是进屋再说吧。”
被李来仪强行拉着的太子
妃脸上的笑顿时变得无奈起来,她有意让李憠对李来仪这位姑母敬重一些,主要是怕事情传到太子的耳边,会影响他对李憠的感官和态度。
但是李来仪坚持不必多礼,太子妃也不能勉强她,她想,或许太子殿下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会怪憠儿对阿姊没有礼貌,反倒会欣慰他与阿姊那么亲近。
李来仪并不知道太子妃心中所想,但是相处下来她发现她这个大弟妹确实是比四弟妹要恪守规矩一些,不是说恪守规矩不好,只是李来仪的性子随了李世民,向来是不拘小节的。
更何况小姑娘“去世”之前李世民还没有登基,秦王府的规矩并不如宫中多。
不过李来仪并不会因为自己不拘小节,就不喜欢太子妃的恪守规矩,毕竟她身为大唐未来的国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总比不守规矩要好得多。
更何况太子妃也并非是不会变通的人,知道李来仪的性子更洒脱一些,她也会及时调整和她相处的模式。
所以等太子回到东宫的时候,就见到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