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死局(2 / 4)

卢沟桥事变之前,日寇关东军实力还是很强的。

但是现在,不好说。

日寇已经从关东军抽到了大部分精锐入关作战。

在二十个常备师团里面,好像只有五六个师团没有出现?其他十几个师团似乎都来了。

现在填充关东军的,都是新组建的师团。番号虽然很多。但是战斗力,显然要打折扣。

此时此刻的日寇关东军,肯定非常担心遭受来自北方的进攻。

所以,尽快的解决关内战事,迫使国府投降,绝对是日寇的当务之急。

战事旷日持久,久拖不决,对日寇是非常不利的。

“从电报内容来看,应该有至少三个骑兵联队。”何英平解释。

“三个联队?来得好!”张庸目光闪动。

他现在已经见惯大场面了。对三个联队,没什麽感觉。

日寇骑兵的三个联队,也就是五千人左右。还不如日寇一个步兵旅团人数多呢。

关键是没有重武器。将敌我双方的差距拉近了。

国军目前差的就是重武器。

如果日寇出动75毫米或者105毫米火炮,国军很难阻挡。

尤其是那些射程高达18公里的105毫米重加农炮,在地面上,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放眼当时全世界,18公里的射程,也是同等级火炮中最远的。

很不幸的是,北面南下的日寇三个师团,装备的全部都是这种105毫米重加农炮。

三个重炮兵联队,完好无缺。都是三十六门满编。

另外,在济南,还有一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拥有三十六门150毫米榴弹炮。

此外,空指部地图还显示,在平津地区,以及淞沪地区,日寇还有大量重武器。

如果要计算重武器的话,日寇优势太恐怖了。

目前整个国军战斗序列,剩下的75毫米山炮,可能还不到一百门。

本来装备的就不多,经过淞沪会战和金陵会战的损耗,所剩无几。

要命的是,没办法补充。

损坏一门,就是少一门。

除非是苏联人的援助武器清单里面有。

但是日寇那边,至少有一千门以上。是国军十倍以上。

105毫米……

日寇至少有七百门以上。

150毫米……

日寇至少有两百门以上。

和国军的比例就不说了。因为根本无法计算。

如果不是之前缴获了日寇二十八门榴弹炮,分母根本就是零啊!无法计算倍数。

直到目前,150毫米榴弹炮的分母,依然是零。

更要命的是,日寇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火炮。补充前线损失。

此外,日寇还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坦克……

那些九七式中型坦克,在华夏战场,还是能横冲直撞的。

在遇到谢馒头之前,日寇坦克几乎没有对手。

苏联人援助的t-26之类的,事实上是打不过。

等到t-34出来,苏联人又停止援助了。最终就是死局。

至于海军力量……

相对于华夏来说,日寇海军马鹿,完全是天顶星人级别的存在好吗……

所以……

敌强我弱。

差距极大。

在这种极大的优势面前,徐州和武汉,都是守不住的。

日寇最多付出的代价多一点……

其实就是多死一点人。

前期,日寇又不缺人。

唉……

有点烦躁。

系统不给力啊!

不是我张庸不行。是系统拉胯。

连75毫米野战炮都无法提供。要来有什麽用?隔壁都出歼六了……

怨念归怨念。很快心情回复。

如果没有系统,自己连做炮灰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这样,偶尔能够提供一些轻武器,还有大量的弹药,你还想咋的。

想办法让日寇死更多的人才是正经。

最好是在抗战胜利之前,就让日寇流尽所有的血。

让日寇在抗美援朝的时候,也没重新崛起的机会。

【战车工厂建设进度+1】

【作战实验室开始建设】

信息一闪而逝。

张庸:???

等等!

作战实验室?

这好像是新项目哦!之前没有的。

什麽意思?

系统准备上马大威力武器了?

好,好,好!

但愿快一点。

不要等到1945年才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抖擞精神。

继续前进。

前面应该还有更多日寇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