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2 / 4)

思无涯 翘摇 8603 字 10个月前

泠的回应延滞了片刻,才抬起头“什么”

“解释呀”

曹嬷嬷说,“大人定是收到了您的信才连夜赶回来的,如今见您好好的,这不是生气了嘛您快去跟他解释解释,省得他误会您”

亦泠没说话,只摇摇头。

曹嬷嬷便急切地说“您昨晚的确旧病复发,咱们都瞧见了的,您去跟大人说说,他肯定会消气儿的。”

亦泠本就晕头转向的,被曹嬷嬷一顿念叨更是烦躁,不由得拧眉道“你先出去,让我安静一会儿。”

这一安静,便安静到了黄昏时分。

谢衡之没出过书房,亦泠也在寝居里窝着。

就连晚膳都是各吃各的。

眼见着天色渐晚,利春也从大罗山赶回了上京。

他脑子里记挂着许多冗杂事务,心

里盘算着轻重缓急,哪些需汇报,哪些无须叨扰谢衡之。

一走进谢府,却发现气氛和他想象中不同。

怎么一个个屏声息气得跟鹌鹑似的,难道夫人出大事了

利春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进了林枫院,却得知谢衡之在书房。

他打量四周一圈,挠着后脑勺,一头雾水。

转头踏进书房时,谢衡之正独自一人坐在桌前吃饭。

面前摆了几个简单的菜色,看着倒是卖相极好。

只是谢衡之的注意力却不在饭菜上,眼睛沉沉地盯着某处,透出几分思忖之时的深幽。

利春进来时候瞧见他这眼神,迟疑片刻才开了口。

“大人。”

谢衡之神色未收,只“嗯”了声。

利春便在他身边低声汇报了大罗山的后续,说完后等着谢衡之的吩咐,却见他只是细细咀嚼着嘴里的食物,瓷勺有一下没一下地搅拌着碗里的清粥,偶尔碰出几声又脆又闷的响动。

先前看见亦泠在雪地里追着即将离京的亦昀时,这两日本就沉抑的谢衡之心头莫名蹿出一股无名火。

想不明白她和这亦昀究竟有什么渊源,竟一次又一次庇护他,还在这种天气追出去送行。

但只需稍作细想,理智便占了上风,他随即品出几分不对劲。

连带着往日的蛛丝马迹,联成一串匪夷所思的疑团。

据他所知,商亦泠自小长在江州,出嫁之前从未踏足上京。

亦昀虽随父亲辗转过几地,但那是幼年的事情,如今也是十余年不曾离开上京了。

这两人不可能有什么前尘往事。

自成婚后,商亦泠更是深居简出,连他都几乎不与任何上京权贵结交。

更遑论与亦昀那毛头小子生出任何男女之情。

可她为何就是如此在意他

仿佛亦昀于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人。

一切的不对劲都是从她落水之后出现的。

谢衡之向来不信鬼神之说,心里自然就排除了中邪着魔的可能性,只当她是生病烧坏了脑子。

如今看来,远远不止烧坏脑子这么简单。

昏睡一夜后醒来,她就像变了一个人

是性情大变,还是她放弃了伪装,原本就是这样的人

又或是,他在庆阳那段时间,商亦泠来了个金蝉脱壳

许久过去,谢衡之终于开口了。

吩咐利春的,却是与大罗山无关的事情。

听完后,利春还愣了愣,才道“属下这就去查。”

谢衡之又道“再盯着点儿亦家那小子。”

“是。啊”

利春走了两步才回头道“亦家哪个小子”

“亦家还有哪个小子”谢衡之本来就烦,语气很不客气,“亦尚书那个四十多的小子”

“哦。”

是夜。

静悄悄的谢府刚掌上灯,谢衡之便回了寝居。

本就一夜未睡,又鞍马劳顿地赶回来,加之带病负伤的,饶是铁人也扛不住。

谢衡之索性放下一应事务,把剩下的时间留着处理家务事。

沐浴更衣后,才不到亥时。

他倦怠地坐在窗边榻上,就着烛光翻阅闲书。

等了不久,亦泠果然回来了。

她的脚步明显带着几分畏避,甚至都没有往谢衡之这头看一眼,径直去了浴房。

不一会儿,屋子里响起了淋淋水声。

谢衡之放下书卷,抬眼看向浴房,沉吟不语。

他知道亦泠不会如实道来,但他倒是要听听看亦泠这回又是如何狡辩。

如他所料,亦泠这个澡果然洗得格外久。

曹嬷嬷和锦葵窃窃私语的声音时不时传出来,偶尔也听见亦泠的嘀嘀咕咕,就是不知主仆三人在说些什么。

过了许久,亦泠终于带着涔涔热汗走了出来。

谢衡之也重新拿起书,挡住了半张脸。

当亦泠经过他面前时,他的余光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