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平定辽东(2 / 3)

卫出了内鬼

因摆手道“你一片报国之心本公自会奏明朝廷,若无别事,便下去歇着罢。”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下官本分,下官告退。”长史官松了口气,有贾琮这句话,想来自己不会被辽王案牵连了,今后还得多和六爷套套近乎才好。

贾琮坐镇辽阳待了数天,直到北镇顺利平定的消息传来方才松了口气,又过两日,杨雄带着辽王麾下三大将军并二十余亲信指挥使回辽王府拜见。

“卑职参见定国公。”辽王府抚北堂上,众人一齐摆倒。

贾琮笑道“免礼免礼,咱们都是军中袍泽兄弟,何必多礼”

杨雄拱手道“如今国公爷身为左都督,末将等岂敢乱了军中法度”

贾琮摆手道“世伯言重了。都坐都坐。”

众将道了谢,依次坐下。

贾琮喝了口茶,道“皇上的意思诸位都清楚了,辽王大逆不道,死有余辜,不过皇上天恩只罪一人。

诸位虽原是辽王亲卫营将官,不过对其逆行并不知情,朝廷自然不会追究。”

众将就怕秋后算账,闻言松了口气,忙拱手道“谢国公爷明察秋毫。”

贾琮点点头,道“辽王虽身死,不过其家眷却是要带回都中听凭陛下发落的,以后辽藩就算是没了。”

众将心中苦涩,尽皆默然,这个结果也是预料之中,既然撤了藩,他们这群人又岂讨的了好

贾琮旋又笑道“诸位将军也不必担心,你们说到底也是朝廷的人、皇上的人,何况诸位在辽东多年打熬,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又曾与我并肩作战,本公岂会埋没人才”

众将心中一喜,忙起身拜下,道“末将等多谢国公赏识,往后全赖国公提携教导。”

“起来起来。”贾琮笑着抬手,道“诸位对朝廷忠心耿耿,天日可鉴,本公自会禀明圣上。

明日都随我返京述职,待陛下恩旨下来,自有任用,想来官升一级不是难事。”

众将大喜,还以为要被雪藏,没想到还有好事,忙齐声道“末将等谨遵国公钧旨。”只要能当官,即便不能再回辽东老巢也认了。

贾琮道“当今天子明见万里,慧眼如炬,只要心向朝廷,坦荡无私,就不必担心什么,都下去罢。”

“谨遵国公教训,末将告退。”

待众人去后,贾琮方才对杨雄道“世伯,辽东就交给你了,总兵府一下子多出十来万大军,恐怕军饷粮草方面有些吃紧。”

杨雄苦笑道“谁说不是,我正为此头疼。”忽地眼睛一亮,道“国公机变百出,可有妙计”

贾琮笑道“哪有什么妙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罢了。皇上只命我擒杀辽王,削了辽藩,却未准我抄他家产,毕竟都是宗亲,不好做的太过,免得激怒其他几藩。不过,世伯来回奔波,总得有些好处。”

杨雄道“国公的意思是”

贾琮道“金银细软也就罢了,不去动他,不过辽王府的粮库辎重,却是搬不走的,想来也有几百囷粮食,足够大军吃上几年。

此外如今王府失势,要搬家,还得靠总兵衙门协助,缴纳些车马费也是合情合理,任谁也说不出什么,这一来钱粮不就到手了么”

杨雄连连点头,笑道“末将明白了,还是国公爷技高一筹,谈笑间就把这鱼头拆开了,佩服佩服。”

贾琮笑了笑,又细细嘱咐了他一番,请他照顾辽东的生意并王进、冯逸等人,杨雄自然拍胸脯答应。

杨雄去后,贾琮又请王进、邓磊、张祎、魏无忌等老兄弟进来,谈笑了大半日,得知王进已得了个儿子,更是欢喜。

王进拱手笑道“犬子还没起名儿,请国公赐名为幸。”

贾琮想了想,道“就叫王冲罢,希望他日后也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方不负师傅一世英名。”

众人都拍手叫好。

王进笑道“谢国公赐名。”

邓磊、张祎、魏无忌等三人互相看了看,你推我我推你,欲言又止。

贾琮笑骂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扭扭捏捏作甚”

邓磊嘿嘿一笑,道“琮哥儿,阿灿和凌空都被你调去都中享福了,咱们啥时候能回去”

贾琮看向王进,道“师傅也想返京么”

王进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的家在这里,只愿一生戍守辽东,再无所求。”

贾琮点了点头,道“阿灿、凌空可不是回去享福的,京中风高浪急,咱们弟兄不能叫人一锅端了,还得分开下注方才稳妥。”

邓磊等人缓缓点头,表示明白。

“何况京中现在也没什么好缺,你们回去任个闲职,着实荒废了。”贾琮又道“经此一役,成功削平辽王,你们都有大功,各自加官进爵,顺理成章。

加上金州卫的冯胖子,上面又有杨总兵照拂,咱们在辽东的根基已实,可以办些事了。”

众人忙问何意。

贾琮缓缓道“这两日我一直在思索辽东未来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