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重新洗牌(1 / 2)

黛玉低声道“宝玉破题浅显也不说了,竟点评起圣人来,任哪个考官看到,都要即刻黜落。”

贾琮笑道“我觉得破得不错,敢于点评圣人,颇有豪气。题目这么简单的意思,能破出什么花儿来”

宝钗白了他一眼“圣人微言大义,哪有这么简单。你听芳哥儿破的。”

贾芳忙道“回婶婶,侄儿破的是,圣人所以至于道者,亦惟渐以至之也。粗陋不堪,有辱婶婶清听。”

贾政连连点头,连声赞叹。

宝黛二人也抚掌道“精微深湛,尽得其妙也。”

贾琮细细咀嚼了两遍,渐渐回过味来。

贾芳的立意、高度,直接吊打贾宝玉十几条街。

一个还纠结于读书年龄大小,一个早已上升到求道的层面,好像一个博士生和小学生的区别。

宝钗解释道“论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哪里是单论年纪的事儿圣人的意思分明是说求道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意思。”

贾琮点头,如此看来,贾芳这个破题完完全全还原了孔夫子的本意,而宝玉经义粗浅,就年纪说年纪,实狗屁不通也。

贾政气得咬牙,狠狠瞪了宝玉一样,道“芳哥儿,你且说第三题。”

“是。第三题出自孟子,不以规矩。”

“就四个字”贾琮愕然。

“回三叔,是的。”

贾琮想了想,这句话倒也简单,低声笑道“宝姐姐、颦儿这题简单,我破个不能成方圆如何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罢。”

宝黛二人掩嘴轻笑,道“你连破题的规矩都不懂,还破这个不以规矩”

“嗯还有什么规矩”

“破题不能犯上亦不能犯下,即只能就题破题,不能牵扯上下文。”宝钗解释道。

黛玉笑道“你这破题倒省了阅卷官的精神,看一眼就黜落了。”

古人为防有人记忆力好,押中考题,预先背下前人精妙文章充数。

故第一场单是四书题便有三道,就算你押中两道,得了高分也没用,只要第三道大失水准,即刻黜落。

因此中式者上限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下限一定是最高的,这就是科举中的木桶效应。

贾琮恍然,忙问“宝玉,你怎么破的”

宝玉也豁出去了,索性躺平,道“规矩者道理也,不以则失其道。”

贾政再也不抱希望,只是摇头叹气。

“宝玉这破题哪里不对我怎么觉得没毛病。”贾琮小声问道。

黛玉笑道“平庸累赘,破得不准。”

“哪里不准”

宝钗解释道“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可见规矩并不是道,而是道的极致,即便不以规矩,也未必就失去了道。

譬如巧匠,即便没有规矩,也能成方圆,只是不能成方圆之至也。

所以宝玉说不以规矩就失了道,不准。”

贾琮连连点头“有理、有理。”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而这题,不以规矩,暗藏以规矩之意,精微之处在以或不以之间矣。

说简单些以规矩如何、不以规矩又如何,两者有何区别这才是破题之要领。”黛玉道。

贾芳拱手赞道“两位婶婶经义通明透澈,侄儿受益匪浅。”

黛玉笑道“我们不过是瞎掰几句,你说你破的。”

“是,侄儿破的是,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

“好”宝钗、黛玉忍不住击节赞叹。

“好在哪里”贾琮一脸懵逼。

黛玉笑道“你只知下句,却不知上句么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譬如有些人为何不守规矩,无非仗着自己聪明机巧罢了,其实不过是些上不得台盘的小聪明。芳哥儿破题入木三分。”

贾琮瞪了她一眼,敢当众揶揄为夫,回家再弄你。

黛玉含羞白了他一眼,说的就是你。

贾政点头叹道“芳哥儿实至名归,比我家这畜生强过万倍。”

贾芳忙逊谢。

贾琮笑道“芳哥儿,过来我问你句话。”

“请三叔垂询。”贾芳忙走到他身边俯身倾听。

“宝玉这两下子能杏榜题名尽管直言。”贾琮低声道。

“按常理来说,绝无可能。”贾芳轻声道。

“嗯,好。”贾琮笑道“芳哥儿去东府书房候着,我有话说。”

“是,三叔。”贾芳告退。

“事情已弄清楚了,宝玉当你的贡士去罢。”贾琮笑道“老爷,若北静王爷有何吩咐,请告于我。琮遵谕承办。”

贾政有些难为情,干笑着答应,又给琮哥儿惹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