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等妇人嗤一声笑了,忙捂着嘴。
湘云、探春、邢岫烟、李家姐妹等姑娘则羞红了脸,都是大姑娘了,谁不知道贾琮话里有话。
一时众人吃过老涂做的炙烤寒梅鹿肉,无不交口称赞,纷纷要求贾琮让老涂日后多做些菜送进来。
贾琮笑道“老涂就一颗脑袋两只手,供应我那边还勉强,哪有余力给你们做菜,想解馋的去我那边蹭饭罢。”
湘云、探春等都不依。
李纨笑着劝解道“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先把今儿的正经事办了。”
众人只好放过贾琮,洗漱了一回,一起来到旁边地炕屋里,只见杯盘果菜俱已摆齐,墙上已贴出诗题、韵脚、格式来了。
宝玉湘云二人忙看时,只见题目是“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
正是李纨出的题目。
贾琮暗自庆幸,自己当文抄公可以,却是万万不敢参加这种活动的,什么“二萧”韵,听都没听过。
李纨道“我不大会作诗,只起三句罢,然后谁先得了谁先联。”宝钗道“到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
说着,便令众人拈阄为序。起首恰是李氏,然后按次各各开出。
凤姐儿凑趣儿道“既这样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
贾琮哑然,老子这个天下第一才子都不敢参加,凤姐儿这西瓜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竟敢献丑
因笑道“凤姐姐什么时候学会了作诗,倒要请教。”
众人掩嘴轻笑。
凤姐儿得意地白了他一眼,傲娇轻哼一声,不理他。
平儿笑道“爷不知道,这些日子我们奶奶也学了不少的字,背了许多诗呢。”
众人都奇道“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贾琮也奇道“我怎么不知,谁教的。”
平儿笑道“是和晴姨娘、茜姨娘学的,奶奶说先不告诉你,以后一鸣惊人。”
凤姐儿脸一红,啐道“死丫头,浑说什么,没规矩。”
众人皆笑道“更妙了”
宝钗忙将“稻香老农”之上补了一个“凤”字,把凤姐儿排在了第一,既尊重,又因为第一个没有拘束,最是容易说。
即便说得不好,后面的人接不上是学艺不精,与她无关。
李纨笑道“如此正好了,凤丫头说第一个,琮哥儿这天下第一才子来评判优劣,谁都没话说。”
贾琮干笑一声,他哪懂什么优劣,连诗句都未必看得明白,道“大嫂子,我要避嫌,还是你来评判罢。”
众人点头称是,若让琮哥儿主考,定要偏向宝黛了。
李纨笑着答应。
凤姐想了半日,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
众人都笑道“越是粗话越好。你说了,只管干正事去罢。”
凤姐儿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
众人听了,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
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就是这句为首,稻香老农快写上,续下去。”
贾琮心头有些不伏,这也可以,那我也行了。
宝钗见他欲言又止,笑道“琮儿有意小试牛刀乎”
见众人一起看过来,贾琮瞬间认怂,忙摆手道“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说好了不作就不作,我只带了眼睛、耳朵来,向姊妹们讨教一二。”
众人笑道“哟,难得琮哥儿也谦虚起来。”
只听李纨联道“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香菱道“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探春道“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
众人依次联去,如行云流水,无半分停顿,兴致极高,且今日贾琮在座,更是使出十二分本事,生怕被人比下去。
联了一轮,李纨主动退下看酒,湘云今儿文思泉涌,一人独斗宝钗、宝琴、黛玉,竟不落下风。
忽听黛玉笑道“沁梅香可嚼”
宝钗笑称好,道“这句好,没辜负方才的梅花鹿肉。”又联道“淋竹醉堪调。”
贾琮见几人抢着联诗,在旁边听得一脸懵逼,几乎没听懂,好像全是写景的句子,不知有什么深意。
他却不知,这种多人排律联诗往往有竞争的意思,即大家都追求诗句的工整华丽新颖,力求完美对上前一人的句子,又给后面的人出难题。
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
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
且出自多人之手,内容意境思想更难统一,也就图一乐,算不得什么好诗。
那边湘云伏在宝钗怀里,已笑软了。
黛玉还推她往下联,道“你也有才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
宝钗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