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专治洋人(4 / 5)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10048 字 11个月前

碟是否存在,到底能不能飞起来。“害,以后多督促他,让他研究飞碟。”

不用想也知道,尼古拉特斯拉闷声不响却争强好胜的性子,总是让他多走歪路,发明的东西通常很古怪难以应用到商业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有许多人神话他,将他的发明吹到了天上。毕竟无法求证的事情拿出来出牛逼不容易露馅。

尼古拉特斯拉或许正废寝忘食,以至于吃饭的时候墩子要将饭菜端到后面的实验室去,赵传薪自始至终没看见他。

席间,西北刀客们频频举杯,恭维话一箩筐。

“掌柜的神武”

“掌柜,你究竟打死多少俄人”

“掌柜,沙俄赔付战争款是否归你”

“掌柜,听说沙俄赔付给你个人一块地,是真是假”

赵传薪烦不胜烦,因为早过了当时的兴奋劲儿。

不就是喝酒么我赵传薪怕过谁来

以他为中心,左手端杯右手轮,右手端杯左手轮,他一人分战两边,把所有人喝的面红耳赤,这才草草吃了倒了半碗辣椒油的羊肉面。

吃过饭,赵传薪回到卧室,先把铜眼取出摆放好,还写了个字条谁也别动。

然后把装进空间的酒水倒了出来。

跑长途最累人。

可他还是取出旧神法典。

再累也不能耽误赚钱。

今天,那些青少年又来了,有许多来问询丝绸和茶叶的人。

但库存已经不多了。

赵传薪把今天采购的东西传送过去,做着所有它山之石都可以攻玉的美梦。

可星月的话照进了现实。

纸张无人问津,胶水和膏药没人多看一眼,陶器和草编、胡麻、苫布等让人不屑一顾,在符文之城有一种强劲耐磨的面料,这里的裁缝手艺高超,除了丝滑柔软高贵的缎子外,那些贵族不觉得胡麻和棉布有多好

赵传薪脸皮发烫。

星月那狗东西,果然够智能。

茶叶、丝绸、瓷器、香料则遭到了追捧。

赵传薪传送过去一张图纸,写

我让工匠去裁缝铺,照着图纸做一套衣裳。

工匠出去没多久回来说已经照你吩咐,花了1银币定金,完工后支付剩余7个银币。

至少符文之城的裁缝铺子不算贵。

工匠又说我打听到了一件事,沙漠皇帝磨刀霍霍,正准备进攻一伙由海市虚境支助的沙盗。

我说好吧,但那不关我的事,他别来招惹我就行。

星月振奋说因为你在融合节大闹一场,沙漠皇帝损兵折将脸上无光,急切想要几场胜利摆脱失败阴影,这是个机会,因为物价会上涨。

赵传薪听说要发财来了兴致“我该怎么办”

星月说正好你想在各处建传送点,不如明天动身南下,先去汉口,再去港岛、澳岛。我在莫理循的家里报纸上得知,在南浔丝商中盛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说法。去那里进货物美价廉,货物量大。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赵传薪也听过。

象是最富有的,牛次之,金狗最瘦。

其中为翘楚者,乃南浔的的刘镛,据说家财高达两千万大洋。

南方最有名的富商,杭州的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

当然,刘镛已经死了,但他次子刘锦藻子承父业。

星月说南下时,就去找刘锦藻,他的产业不但涉及丝绸,还有房产和典当行等等为生丝产业分担风险。

赵传薪点点头。

这时候有人敲门“师父,是俺,俺给你看看卷王技术学院造的枪”

南浔。

刘锦藻对张增熙说“美国传教士韩明德,看似传道兴学,实则带着发财目的前来。自光绪二十二年,他便坐拥莫干山的两套别墅,如今房产更多。”

他们也有房产生意,两者很难不发生矛盾,但大家都不敢招惹洋人,是以愤恨。

张增熙冷笑“还好我等齐心协力,否则让此人得逞,又是我国大地上众多洋人教案中打输了官司的一例。”

他们说的是之前闹的很轰动的“海岛教案”,没什么新鲜的,同样是洋人传教士侵占土地的案例。

不过这次和以往不同,以刘锦藻和张增熙为首的湖州缙绅罕见的打赢了官司,夺回了土地。

有人夸张的说这是近年来中国人唯一打赢的一次涉外官司。

打赢归打赢,但议结合同中十五项条文中,刘锦藻等人仍有三项条文涉及到妥协之处。

让出了一些公共道路,并且还要出资修路,韩明德等教会出资修建的医院拆除搬迁的费用大概500鹰洋也要由刘锦藻等人支付。

不过这已经算是巨大的胜利。

刘锦藻满脸心狠手辣“地收回来了,可那些县官儿昏聩无能致使此案发生,我们得罪了他们,等新皇登基,索性联名上告摘了他们的顶戴,让他们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