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一声声惨叫,也让大殿之中的人心中不禁一颤,身体颤栗。
仿佛已经想到外面的人将来便是自己,让他们心惊胆颤,惶恐不安。
白止静静的看着大殿之中所有人的反应,甚至包括一旁的宋徽宗赵佶。
无一不心惊胆颤,此次朝堂之中的官员被推到殿外斩杀,应该是大宋一朝最严重一次刑法了
要数被神鸟推出去斩杀之人的罪行,虽然没有经过公开审判,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开脱的。
见到时机已到,白止才开口说道
“不知汝等可知为什么将这些人就地斩杀吗”
神鸟询问之声犹如战鼓一般锤在了他们的心头,让他们连忙屏住了呼吸。
不过,对于神鸟的问题,他们不敢回答,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身着武将官袍的中年男子突然出列,手持笏般,脸上却没有如同周围之人的那般惧怕,反而是一脸坦荡。
“回神鸟殿下,臣知道。”
“说”
白止看向出列的武将,在大宋一朝,文臣武将的地位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上下等级关系,而武将却处于下。
在军中,常常设置文官节制武将,甚至不通军事的文官能够指挥大军征战,而军中武将又不得不听从文官的命令。
与此同时,在战场之中,武官必须听从文官之前制定好的征战计划,不得有丝毫改变,即使是敌军作战方式有变。
而武将要是有军情禀告,还必须层层上传,一来二去的,就必定延误战机,从而导致大好的征战机会白白失去。
这就是大宋武德丧失的开始。
文官腐朽,武将依附于文官,又如何征战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戎与祀可以重合,但是也需要分开,两者不分,必然会导致一个国家的混乱。
“因为他们皆是奸佞之臣”
留在众多官员盯着出列的中年男子时,中年男子声音洪亮,语气坚定,如此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中的人皆震惊的望着他,似乎不敢相信身前的中年人竟然敢如此说,敢直接说出来,没有任何的含蓄之意。
而中年男子显然丝毫不在意身后之人的注视,他说完之后,抬头看向上方的神鸟,等待着神鸟的回应。
而白止看着眼前敢于说真话的中年武将,心中则在想着他的身份。
李刚
北宋时期的军中将领,在靖康之变之中,乃是主站一派,坚持同金国交战。但是奈何朝廷之中有奸佞之臣,致使皇帝不信任李刚,紧接着便被贬。
朝中的主降派占据上风,这也是导致靖康之变发生的原因之一。
白止看着眼前的中年武将,微微点头,随即在众多官员的注视之下,赞同道“善奸佞之臣,应当用重典”
神鸟的声音在偌大的宫殿之中回荡,让大殿之中的官员们心惊胆颤。
随即,白止微微侧身,目光看向一旁的宋徽宗赵佶,开口问道“不知皇帝可否有补充之处”
正在神游天外的宋徽宗赵佶陡然听到神鸟叫自己,连忙回过神来,慌忙回答道“没,没有补充之处。”
“不知皇帝有觉得不妥之处”
神鸟继续问道。
“不不敢神鸟所言,皆是正确。”
宋徽宗赵佶被神鸟刚才杀伐果断的一幕吓到了,此时仍然心有余悸,此时再听到神鸟询问,以为神鸟也对自己这个皇帝不满了,将欲废了自己这个皇帝。
“既然皇帝也无意见,那便如此吧”
听到神鸟的这句话,大殿之中的人皆是松了一口气,犹如逃过一劫。
就在大殿之中的人皆以为神鸟已经说完的时候,而神鸟的声音再次传来,“皇帝,听闻皇帝派人前往北方联络金国之人,欲联合金国一同对抗辽国,是否为真”
听到神鸟的询问,一旁的宋徽宗赵佶连忙恭敬的回答道“回神鸟殿下,此事为真”
“那结果如何”
白止继续问道。
“就在昨日,前往金国的使者已经返回,并且带回了第一次商谈的结果”
说到此处,宋徽宗赵佶示意一旁的侍者将相关的文书取来。
随后宋徽宗赵佶亲亲自说道
“根据文书之中的内容,金国的要求”
“金国的要求如何”
听到宋徽宗赵佶的话说到一半,白止心中已经猜到了,毕竟历史上金国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他是一清二楚的。
“金国之人说”
此时的宋徽宗赵佶脸上已经露出了愤怒之色,他看着手中的文书,显然文书之书的内容让他非常的愤怒,“巾帼之人要求,大宋曾经给予辽国的岁币,要原封不动的给予金国”
“甚至,若是大宋与金国一同攻打辽国,所获取的疆域大宋只能得到燕州”
听到宋徽宗赵佶说到此处,大殿之中的一些武将脸上都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