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嬴驷就是如此,虽然他在外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秦王,虎狼之师的王,但是却面对自己的女儿时,变得如此小心翼翼。
或许这就是王者柔情。
对此,白止摇头,道“囡囡之意,自然要遵从,不然届时强迫之,两看相厌,又该如何”
“这”
秦君沉默了。
他是男子,更是秦王,自然无法理解女子之心境,所以这也是如此请求白止劝公主夏的原因吧。
“陛下,公主夏已至”
就在这时,外面张仪的声音传来。
“好”
秦王的声音传出,然后就见秦王走下车驾,然后望向沿着渭水之畔,缓缓靠近的军阵。
一旁,张仪见陷阵营之士卒行进整齐,中无异响,当即惊讶之,“公主夏之陷阵营,当真为精锐之师”
“陷阵之卒,皆为孤儿,亲人或战死疆场,或死于他国之手,故而征战之时,勇武非常”
秦王轻生解释道。
只见陷阵营每个人皆乘坐战马,战马同士卒皆身着甲胄,面有狰狞面甲,缓缓走来,犹如一座移动的大山,压迫感十足。
而为首的,身形苗条,虽同样着甲,但是未有面甲,且有长发呈马尾,干练勇猛,巾帼不让须眉。
只见她面容白皙,双眸如星,眸光如刃,红唇微抿,带着女子不应有的坚韧。
“王上”
来到近前,公主夏迅速抬手,身后兵卒立止,然后她才翻身下马,行礼,呈上虎符。
秦王示意一旁侍者接过虎符,他的目光却打量着公主夏,冷漠的面孔之上带着不忍,但还是忍住,道“函谷关之危可解,陷阵营为首功”
“你要何赏赐”
“陷阵之志,天下太平,无意赏赐”
公主夏微微摇头,生硬地拒绝道。
“你不要,有功之士就不要”
秦王绷不住了,当即溺爱的呵斥道。
随后才道“安顿好陷阵营士卒,随寡人回宫”
听到秦王声音有些紧迫,这让公主夏有些疑惑,她记忆中的秦王,自己的公父,未曾有如此反常之态
不过,的确是要回宫了
公主夏心有所想,缓缓点头。
于是公主夏交代几句,便跟随秦王一旁,仍是乘马,向咸阳宫走去。
城内秦人见之,恭贺之。公主夏一一还礼。
坐在车驾之中的白止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突然有些感慨,曾经在自己身旁,追着喂自己吃小虫的小姑娘也长大了。
变得成熟了,变得有自己的追求、执念了
缓慢行过迎接的秦人,然后才进入秦王宫。
在宫门之前,却看到有两名风韵犹存的妇人静静地站立,而在他们的旁边,还各有一少年。
看到缓缓归来的王驾,她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恭迎王上”
“恭喜公主夏凯旋而归”
两名妇人先后说道。
“嗯”
公主夏微微点头,美丽的双眸移动,从妇人身上落在了两名少年的身上。
只见一名少年勇武有力,一名少年瘦弱且小一些。
“两位弟弟近日可还好”
见到公主夏如此冷漠,两名妇人并无异色,听到公主夏询问两名少年,皆示意少年回话。
“回皇姐,稷正在学千字文”
那瘦弱的少年首先回答,明亮的眼睛看着身着甲胄的公主夏,有些惧怕,但是仍问道“皇姐,这千字文真是神鸟所作吗”
一旁,秦王嬴驷从车驾中走了下来,面带笑意地看着这一幕。
“神鸟”
公主夏停顿片刻,点头道“正是神鸟所作,所以,稷也要认真学习千字文。”
“嗯稷记住了”
这时,一旁的魁梧少年却道“读书识字便可,何必深入研读不如多食肉,将来也像皇姐这般,征战疆场”
魁梧少年一脸嫌弃看着一旁的稷,随后又一脸崇拜地看向公主夏,似乎在等待着公主夏的夸奖。
“识字读书,食肉征战,未有高低,你俩皆是好孩子”
后面,有侍者在秦王耳边禀告道“今日公子稷和公子荡听闻公主夏回返咸阳,主动来此迎接,两位夫人阻拦之,不成。”
一旁车驾中的白止这才明白,这两个少年就是历史中的嬴荡和嬴稷了。
至于两名妇人,就不用说了,一位是嬴荡之母,魏氏;一位是嬴稷之母,芈八子宣太后
这让白止不禁多看了两眼,当然,也只是多看了两眼。
公主夏揉了揉两名少年头顶,然后对魏氏和芈八子点点头,便向宫中走去。秦王这才上前,嘱咐了两人记几句,便跟着一同离去。
看着秦王和公主夏离去的背影,魏氏和芈八子难得一次有着相同的疑虑。却听到芈八子在一旁低声道“王上看重公主夏更甚于两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