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以此拖延时间。
另遣人从小门出去,向同族或者乡亲求援,尽可能多来人手。
若林泰来退则退,不退就打过一场再说有此决心,方能有机会迫使林泰来让步”
王老盟主叹道“玉石俱焚,何苦来哉”
真要打起来,这精致美丽的弇山园岂不要遭难
尤其从大门到弇山堂这中路园景,都是以花植为主,景观极其脆弱。
冯时可悲愤的说“盟主安敢以小利而忘大义耶
比起复古派,些许园林景致又算得什么
狭路相逢,最怕的就是连动手的勇气都没有”
王老盟主“”
说得如此轻巧,敢情不是在你家里面打,而且关键是肯定打不过啊。
你道德绑架别人也就算了,怎么还能绑架到自己人头上
邹迪光出面斥道“冯时可你怎能如此对弇州公说话太过于失礼了”
冯时可已经完全入戏了,耿直的指着邹迪光骂道“就是你这样的小人在身旁,弇州公才会被蛊惑”
邹迪光“”
自己什么时候劝过老盟主开门纳敌了这明明是老盟主自己的想法
王老盟主下决定道“我意已决,无复多言”
冯时可大叫道“弇州公你还有何面目,去见李梦阳、李攀龙等历代先贤”
卧槽王老盟主都想站起来打人了,冯时可今天是失心疯了吗
还好冯时可喊完了后,就收敛了起来,及时恢复乖巧。
外面的林泰来听到老盟主的传话,便挑选了十个最能打的家丁作为入园随从。
又让其余三百余人占据了大门,保证撤退路线畅通。
随后龙行虎步的穿过了中路弇山堂,来到了两株海棠树那里。
“弇州公别来无恙乎”林泰来主动打着招呼,然后递上了王士骐的家书。
王老盟主看也不看,就把家书扔到了一边。
林泰来劝道“弇州公还是先看看吧。”
王老盟主冷哼道“囧伯让你捎带家书,给了你前来弇山园造访的借口。
这足以证明,囧伯成为你的人质了。所以家书的具体内容,不看也罢”
林泰来刚想开口回答一句“你儿子在我手里”
突然冯时可跳了出来,“你既然已经将王家的家书送到,那便请回吧”
林泰来愕然,冯二老爷你胡乱抢什么话这样真有点不合时宜。
虽然冯二性情比较耿直,但不会这么无脑啊,其中莫非有什么缘故
一时间也猜不出来,林泰来只能决定多加点心思,继续看看再说。
就算不提老交情,冯二老爷作为松江狗大户冯家的人,身上的统战价值很高,他若有需求,能满足就尽量满足。
毕竟疏通吴淞江下游故道这项工程,离不开松江府本地乡绅的支持。
一边想着,林泰来继续说“除了帮忙捎带家书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事情相商。
距离上次文坛大会已有两年,按惯例也该再次召开文坛大会了。”
王老盟主讽刺说“这些年来,你林九元对于参与文坛大会向来十分积极。
既然你认为该办了,那么自行去办就好,反正你也不缺乏这份财力。”
林泰来知道王老盟主身体状况很差,怕把王老盟主气死,只能和颜悦色的说
“弇州公说笑了,如果没有文坛盟主主持,文坛大会就名不副实。”
王老盟主仍然嘲讽说“听说你已经以诗宗自居了,再自认一个文坛盟主也无妨。”
林泰来很不好意思的说“只自认还不够,如果弇州公能帮着认证,就更好了。”
王老盟主“”
终于发现了,对林泰来这种人,嘲讽没有任何意义。
林泰来兴致勃勃的说“在下研究了一下,如何才能成为文坛盟主,大致上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就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由于受限于这时代的传播技术,一个人很难单枪匹马的迅速扬名全国各地。
所以才有了结社,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结社,然后共同发力文坛,同时在不同地区产生影响力。
再通过若干年的“征服”,在社团内产生出文坛盟主。
前七子、后七子都是这样的性质,王老盟主也是这么过来的。
对于这种方式,林泰来表示太慢了。
当年后七子结社后,发展了十多年才开始称霸文坛。
第二种途径就是传承,上一代盟主选定下一代盟主,然后为之造势。
比如在王老盟主心目中,内定的下一代文坛盟主是李维桢,这也是后七子另一个大佬吴国伦的意见。
林泰来想走的,就是这条路子,无论别人承认不承认,先把“法统”抢到手,然后再慢慢落实。
虽然很急功近利,但林泰来做事就是喜欢简单粗暴的办法。
王老盟主冷笑连连,你林泰来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