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云再起(1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5927 字 2024-03-25

因剧情需要,某些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微调几年,问就是蝴蝶效应

反正林修撰觉得自己的脸都被打肿了,刚才他还装逼说,没人能拦得住他讲课。

结果转眼就被皇帝教做人了,莫非这就是皇权社会的残酷性

刚才一直在训斥林泰来的翰林院掌院陈学士,这时候又站了出来。

他拦在了锦衣卫官校面前,高声喝问道“先说明白,究竟为何事即便到天子面前,也容我分辨”

那锦衣卫千户陪着笑说“好叫学士公得知,皇上点了林九元为今年武会试的文场考试官,必须要进入贡院锁住。”

众人“”

敢情锦衣卫来捉拿林九元,是为了带进贡院当考官隔离起来,而不是关进诏狱小黑屋

不知怎得,有点很可惜的感觉。

一般武会试时间在文科结束后的次月,比如三月份放了文科金榜,那么现在四月份确实也到了武试时间。

武会试分文场和武场,其中文场考官是临时点选翰林官去充任考试官。

林翰林毕竟是上届武试第一名,皇上想林翰林为本届武试的文场考官,也是很合理的。

无所谓了,反正武试一直也不怎么被看重,各种不规范

等众人回过神来,忽然一道巨大的身影闪现了出去,按住了那锦衣卫千户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林翰林暴怒起来时,谁也拦不住,一边打一边骂道“传旨就好好传旨,胆敢诈唬洒家莫非是想吓死你爹”

陈学士无奈喊了声“林九元若打死传旨天使,当诛三族”

林修撰这才悻悻的收了拳脚,他敢确定,刚才锦衣卫千户故意那么喊话吓人,肯定是报复心作祟。

毕竟自己打过的锦衣卫官校,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半个时辰后,鼻青脸肿的锦衣卫官校将林泰来带入贡院,锁进了内院,与外界隔离。

没错,这个贡院就是林泰来二月份来过的那个贡院。

只不过上次是来参加考试,这次则是进了内院当判卷考试官。

还好武试文场不会像文科会试那样,前前后后折腾一个月,大概几天就够了。

一是因为参加武会试的考生本来人数就少,一般额定数量在五百人左右,而文会试考生是几千人。

二是因为武试文场的考试,只有策论各一道,不像文科那样总共要写十几篇文章。

而且来参加考试的武举人们,也只怕写不了多长的文章,内容格式也不会太复杂。

所以判卷工作量小得多,据林考官个人估计,也就是文科会试的百分之一。

而且还不用特别上心仔细,几个考官勤快点,两天就能判完,定出几十个一等二等就完事

几天下来,轻轻松松混点补贴,增加些考官资历,也是比较美滋滋的工作。

也幸亏还有其他考官,林泰来看了看别人,不容置疑的说“以后送进来的酒食,你们先吃。”

其他考官“”

传闻中林九元眼高于顶,事实上这么谦让

然后林泰来又补充说“我怕有人给我下毒。”

其他考官“”

难道进来判卷,还有这种风险吗

等到文场考试当天,今年武试的主要组织者、兵部尚书王一鹗坐在贡院龙门,开始对考生进行点名和搜检。

不过王大司马才点过并搜检了几十人,突然发现,剩下的考生都好奇的望向自己背后。

王大司马转过头去,却见不知何时,有个巨大的身影像是幽灵一般,不声不响的出现在了自己身后。

卧槽王大司马吓了一跳,站起来喝道“林翰林你为何会在这里”

如果他没记错,林泰来的身份是判卷考官,这时候应该被锁在贡院的内院,与外界彻底隔离,以防止舞弊。

所以在理论上,林泰来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林翰林“嘿嘿”的笑道“院墙太矮了,我找了桌椅搭起来垫脚,就翻了过来。

而墙外巡逻的官校眼神不太好,也没敢发现我。”

王一鹗“”

虽说朝廷对武试完全不重视,但总要讲究个表面形式,你林泰来能不能尊重一下考试制度

等这次考试结束后,就该向朝廷奏请,增高贡院的院墙

林泰来趁机对考生们招呼说“谁是从宣府来的站出来走两步”

武会试解额都是有固定数目的,每个省或者边镇都能分到一定名额,尤其边镇优先度更高,所以宣府镇必定有人参加考试。

林泰来喊了一嗓子后,见没人肯站出来。他心里便猜测,可能是对方不明白自己目的,所以有顾忌。

所以林泰来又喊了一声“从这里出去后,本翰林即将奉旨巡阅宣府但人生地不熟,急需本地老人带路”

这下瞬间就有四个考生跳了出来,纷纷叫道“翰林老爷在下来自宣府镇”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来考个试还能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