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技术问题政治化(上)(1 / 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417 字 2024-03-21

大明政治其实是公文政治,内阁制度成型后,中枢的奏疏运转流程理论上应该是以下这样的。

第一步,司礼监文书房在会极门之前叫左顺门代表皇帝收取奏疏,然后将奏疏呈交给皇帝御览。

第二步,等皇帝看完后,奏疏下发给内阁,由内阁进行票拟。

第三步,然后将票拟交给皇帝,如皇帝没意见就让司礼监批红,再发回内阁草拟正式诏书。

但这个流程实在繁琐麻烦,皇帝自己都不耐烦,渐渐的就简化了。

如今实际操作中,司礼监文书房收了奏疏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直接交给内阁,内阁先票拟,然后再连带奏疏呈给皇帝。

四月十二日武试第二场结束的那天下午,林大官人四处串门子,砸了几家大门,但也都现场赔了银子,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

四月十三日,首辅申时行来到文渊阁上班,刚在房中坐定,就看到文书房小太监王安送了奏疏过来。

奏疏归类挺整齐,比如边镇来的归为一堆,从都察院来的归为另一堆等等。

鉴于最近的形势,申首辅先翻看了从都察院过来的奏疏。

他在心里默默数了一下,前几天只有四份奏疏攻讦王之垣,今天就增加到了八份。

再细看内容,大都是连王之垣和林泰来一起弹劾。措辞无非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这种,以及指责王之垣包庇林泰来。

还有说林泰来德行有缺,不宜取材,应当逐出武试的。另外还有更懂行的,居然揭发林泰来在王家庇护下为害地方。

看完后,申首辅深深的叹了口气。

如果庇护林泰来为害地方的人是王家,那申家又在哪里

旁边亲信李姓中书舍人问道“阁老何故叹气”

申首辅指着奏疏说“今天这么多人弹劾林泰来,居然没有人捎带老夫。

就在十天以前,他们还说我肆意纵容门客林泰来横行不法。”

李舍人无语,申首辅你的语气怎么还挺失落

别人又不傻,他们主要目的是为了拉王之垣下马。在首辅明确表态之前,谁愿意招惹首辅

所谓票拟,大体意思就是内阁代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

申首辅对这八份奏疏的票拟是“下都察院详细勘查回奏,并委派御史巡视武试考场。”

李舍人看到这个处理结果,十分愕然,难道林泰来这是反出了申家,申首辅要清理门户

在大明体制里,言官上奏弹劾算是风闻言事,但都察院勘查就算是启动“司法程序”了。

但这股攻讦风波本来就是左都御史辛自修操纵的,再发回都察院处理,那结果不言而喻啊。

这种情形,有点“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的意思了。

八份弹章压身,刚过了中午,户部左侍郎王之垣又提前下班回家,再一次闭门谢客。

王之猷、王象蒙都不在家,林泰来也不在家。

王少司徒只能对十五妹问道“林泰来人呢”

王十五答道“应该是去都指挥使郑府了。”

所谓都指挥使郑府,就是郑贵妃父亲郑承宪的府邸,参加武试的郑国泰作为儿子,当然也住在这里。

王之垣愣了半天,就是理解不了林泰来去郑府干什么。

王十五又补充说“听林君说,他要去找郑国泰以武会友,单挑决胜。”

王之垣“”

单挑这个词怎么听怎么幼稚,跟两小儿打架似的,武科大比在你林泰来眼里就是儿戏吗

回过神来后,王少司徒对王十五说“其实吧,那高家的日子虽然可能平淡了点但这林泰来的行为实在太飘忽了。”

王十五劝道“兄长不必担心,林君折腾出的动静越大,在武试里就越稳,考官越不敢造次。

所以林君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压制郑国泰皇亲国戚身份带来的加成。”

王之垣有点生气的说“你是不是忘了我们的重心争夺户部尚书,而不是那个破武试”

王十五笑嘻嘻的说“林君不是说过了吗,户部尚书位置就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事情。”

站在带俸锦衣卫都指挥使郑府的大门外,林大官人负手而立,率领十来个伙计将大门外面堵得严严实实。

林大官人最近在京师的行为,已经隐隐然有门子克星的迹象,各家门子总是成为林大官人示威的牺牲品。

所以郑府门子连小门也不敢全开,只透着一条门缝,与外面的林大官人对话。

“请贵府国泰大爷出来说话”林泰来对着门子大喝道。

门子答道“我家大爷静心准备武试,概不见客”

“呸”林大官人大声说“伱们郑家本就是皇亲国戚,处处受到优待。

如今竟然又使出了场外招,唆使一批言官攻讦我敢做不敢当,算什么好汉”

不知为什么,郑家表现得非常低调,只让门子传话说“此事我郑家无关”

林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