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寿宫之争(中)(2 / 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514 字 2024-03-21

这会儿就当是中场休息了。

每个人大部分心思都在琢磨,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如何才能成为“说服”皇帝的那个人

如果能说服皇帝,那就等于是解决了一个困扰皇帝的大难题。相当于立功,肯定会受到皇帝的嘉奖。

而且同时,又能打击对面的政敌,简直一举多得。

至于太监正在念的那封奏疏,大部分人的感想和申首辅差不多,只感到平平无奇,并无出色之处。

但奏疏还没读完,忽然从龙椅上传来了“砰”的一声

大臣们冒着仰面视君的风险,偷眼瞥了瞥上面,发现是皇帝猛拍扶手。

正当大臣们猜测,这种失态到底是愤怒还是激动时,又听到皇帝说

“好好好不想李如松见识如此出众”

众位大臣们都懵了,这是皇帝数日来第一次态度鲜明的表态赞赏某人。

他们餐风露宿的侍奉了几天皇帝,最后果实被一个根本不在现场的武官抢走了还有一个什么武举人

众人很整齐的转头,下意识的一起看向首辅申时行。

这奏疏是申首辅现场拿出来的,简直像是围棋中能解决全局的关键妙手。

李如松奏疏里是支持寿宫建在大峪山的,如果皇帝赞赏李如松,岂不就相当于已经同意了申首辅的大峪山方案

姜还是老的辣,没想到申首辅还藏着这一手

就是大家还不明白,李如松的奏疏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皇帝如此激赏回头申首辅能否给大家讲解一下

被瞩目的申首辅表面继续装着淡定,内心则疑云重重,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

虽然这本奏疏从他手里过了一道,但他并不比别人多知道什么

“臣弹劾,上疏之人与申时行相互勾结”申首辅最大政敌、红人李植这时候又跳了出来。

主要是他不跳也不行了,再不跳出来阻拦,皇帝就要采纳大峪山方案了

如果大峪山在皇帝心目中确定为好地方,而一直诋毁大峪山的自己,只怕就会让皇帝不爽了,弄不好要吃挂落

所以还是老办法,把一切都归纳为申时行的私心引导皇帝怀疑申时行在敏感的风水和寿宫问题上因私废公

然后李植又继续弹劾说“李如松奏疏所提到的吴县武举人林某,乃是申府门客

而且林某依仗申府势力,前日在崇文门致残诚意伯刘世延,并逃脱缉捕”

申时行“”

我这个首辅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李植又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老申家,什么时候多了如此凶恶的门客

按照常规流程,申时行这时候应该上前向皇帝谢罪,并且开始自辩。

但申首辅此时完全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该说什么啊。

最后只能奏道“臣不认识林某,对诚意伯之事也并不知情。”

李植不依不饶的追杀说“那林某行凶之后,当街宣称乃是申府门客,后来又到申府叫门,岂能作假

诚意伯乃是开国功臣之后,当街被人致残,实属令人发指”

申首辅想继续自辩,但巧妇难于无米之炊,不明真相无从说起。

正在尴尬的时候,忽然从宝座上传来万历皇帝的声音

“想不到啊想不到,向来与人为善的老先生居然也有门客当街行凶的事迹了

朕心感慨颇深,老先生终于像是个首辅的样子。”

众人既震惊又无语,没想到皇帝用这种调侃的语气说话。

要知道,这两年万历皇帝对大臣的防范心很重,一般在人前都是不苟言笑的。

刚才居然主动调侃,这说明皇帝此时心情大好,而且并没有严厉惩处申首辅的意思。

唯独发起攻击的李植心态有点崩了,皇帝你清醒点啊,怎么突然之间就像是被灌了药似的

首辅申时行本人则松了口气,好像自己又没事了

至于到底是怎么过关的,申首辅还是不明白。他忽然感觉,自己几十年的政治都白搞了。

但是都能看出,关键点肯定在于,皇帝突然之间心情大好

于是众人立刻就想到了李如松的奏疏,秘密肯定就在奏疏里面。

这奏疏到底有什么内涵难道申首辅如今的段位如此之高,让大家全都看不懂了

本章完

x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