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异地的道试(2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930 字 2024-03-21

乐祸。

程序就是程序,可以弄虚作假,但不能没有。现在完成不了点名程序,就无法入场。

如果你林大官人因为进不了场,导致不能参考,那就不能怪他这个提学官不照顾了。

对了,那五百两银子也概不退还因为责任并不在他这个提学官身上。

周围突然传开了低低的哄笑声,这外地来的林解元刚才一直牛皮哄哄的,原来也是个愣头青。

连入考场程序都搞不明白,还考个屁啊

林大官人突然邪魅一笑,缓缓的从考篮掏出一大本厚厚的册子,朝着房提学晃了晃。

“此乃吴县今年应考童生名册,县衙托我呈送给大宗师

上面还有县衙的大印,作不了假,学生我也没胆量伪造公印”

房提学“”

林大官人把吴县童生名册往考案上一拍,朗声道“请大宗师点名”

周围还在哄笑的考生,立刻鸦雀无声

考生亲手从县衙拿走考生名册,然后直接拍在考官面前这种事,简直闻所未闻

房提学看着厚厚的名册,还在愣神。

这下真正体会到了,林泰来在苏州城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先前林泰来威胁,让自己无法平安离开苏州城,或许并不是吹牛。

林泰来有点不耐烦了,再次重复道“请大宗师点名”

点尼玛比大宗师愤愤的打开了吴县名册,不用再去细找,上面第一个人就是林泰来。

核对无误,滚进去吧

道试考试虽然很重要,但仍然不能和乡试、会试比,考场还是很简陋,考生仍没有单间。

在考棚里,还是钉起来的一排排木桌和长条凳,考生就人挨着人在这上面答卷。

林泰来一人霸占了两个人的宽度,坐好后就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两篇考题放了出来。

道试题目的难度就开始加大了,不再像县试和府试那样是简单易懂的整句,会出现各种变态的截搭题。

比如今天林泰来看到的第一篇题目就是咻之虽日挞,如果没经过一定训练,看到这种题目除了懵逼什么也干不了。

已经“打”点好提学官,心里有底气的林大官人不慌不忙,就是正常答卷,先写草稿,再认真誊抄。

到了午后时,林泰来就写好了答卷,然后就无所事事的瞄着不远处的陆君弼。

考棚的上首是五间正堂,主考官房提学此时就坐在中间,考生将考卷交到考案就行。

林泰来走到案前,交了考卷后却没有走人,对房提学行礼道“斗胆请大宗师面试。”

这是一种潜规则,提学官看到顺眼的考生后,往往会当场考校一番,称为面试。

如果面试也满意,那基本就相当于公示,该考生被录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比如范进中举故事里,范进参加道试交卷时,被学政老爷问话那段,就可以视为面试。

林大官人之所以请求面试,就是因为对房提学的人品还是不够信任。

万一房提学脑子抽抽了,到了苏州就是不录取自己,而自己那时远在京师,只能鞭长莫及。

所以他想通过面试形式,进一步确定自己被录取,这相当于逼着房提学公开表态。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考生交卷时主动要求面试,会冒很大的风险。

一般主考官不会喜欢主动要面试的考生,视之为投机取巧、希图幸进之辈,往往会把主动要求面试的考生黜落。

房提学同样也不喜欢主动要求面试的林泰来,但是没办法。

他先打开了林泰来的试卷,从头到尾了一遍。

房提学虽然人品是个烂人,但文章眼力还是有的,不然也不可能坐在南直隶提学御史这个位置上。

只见林泰来的试卷文章,抛弃了华靡的风气,文笔简练但又非常有力,逻辑极为鲜明,感特别流畅,还夹杂了一些耳目一新的小观点。

单从技术角度来说,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完全可以被录取了。

房提学抬起了头,疑惑的看了林泰来几眼。

他实在想不通,林泰来是通过什么手段,在他眼皮子底下舞弊的

考题是今天早晨才定下的,之前绝对没有泄露的可能。

所以林泰来舞弊只能是在考场中进行,但究竟怎么做到的

看着房提学的小表情,林大官人绝对猜得出对方在想什么,对此只能很无语。

在几次考场上,林大官人已经遇到很多次这样的误解了。

难道这些人就没有想到过,有没有一种可能,试卷上的文章真是他林泰来亲自写出来的

为什么就没人敢相信,铁拳金鞭打遍江南无敌手的武解元林泰来,也是能写出优秀八股文的人

以他林泰来这样的文章功底,却总是不得不靠其它不光彩手段来过关,这是世道的悲哀

但面对种种误解,林大官人懒得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