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在敌方阵营的脊梁骨已经被打断,抚台可以上疏弹劾朱知府了
苏州府乃是江南核心,以此一个苏州府知府来祭旗立威,江南其他各府谁还敢不服”
赵志皋不耻下问的说“以什么事由弹劾”
在罗织罪名方面,林大官人实在太专业了,不假思索的张口就来
“朱知府有三大罪状第一条,玩忽职守,酿成全府抗税风波,并且至今迟迟不能彻底平息。
第二条,随意变坏祖制,强行接管各县济农仓,却又管理不善,导致府城两县济农仓巨大亏空。”
听到这里,赵志皋暂时打断了林泰来,疑惑的说“已经查出济农仓有亏空你不是昨日才拿到今年账册钤印么”
林泰来不以为然的说“想制造亏空还不简单就算没有亏空,也一定能发现管理问题
第三条罪状,就是交通大臣,谄谀张四维,仗四维之势而忤上横暴,举城皆知
大致就这些,具体您自己编就行。”
赵志皋想了想,发现完全不用自己再补充什么,按林泰来的意思去写弹章就行了。
这就叫做,专业的事情就听专业人士的
然后赵志皋就说起其他事务,有点担忧的说“本官这几日去了解各处情况,苏州府秋粮征收进度颇为缓慢啊。”
在这个季节,江南巡抚第一重要的差事就是征税,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林泰来宽解说“苏州乃至于整个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漕粮都是明年开春后起运。
所以只要在明年开春前征齐就不晚,现在还不必太过于焦虑。”
赵志皋很有压力的说“但苏州府当前进度确实太慢了,总不能真的拖到明年去。”
林泰来又劝道“在路上时,已经上奏朝廷豁免苏州府过去十年的拖欠了。
等到朝廷诏令下达到苏州,就能缓解民众的怨气,今年的征税自然就好办了”
林泰来说的还是太虚,让赵志皋心里没底,盘根问底的说“具体怎么个好办”
赵巡抚不是没当过地方官,很知道即便有好政策,也不一定能在基层起到好作用。
如何能把上面下达的好政策,转化为基层的正向推动力,才是考验地方施政功底的地方。
林大官人仍然是不假思索的说“这还不简单
即使朝廷豁免苏州府十年拖欠,那也只是原则上的意见,具体如何实施,还不是看抚台您如何操纵
举个例子,今年交税表现好的就豁免,今年交税表现不佳的就不豁免”
赵巡抚顿时如同拨云见日,有茅塞顿开之感
他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只要有解决办法,那就不怕问题了。
指导完了巡抚工作,林大官人就起身告辞了。
又走到察院外,林大官人想着两天跑了四个衙署的经历,嗟然叹道
“在各衙门之间来来回回,实在繁琐累人,做事效率也很低下
要是能集中起来,进行一站式指导,那就好了。”
张家兄弟大致听懂了坐馆的意思,心里不禁暗暗感叹,人的欲望果然是永无止境的,很难有个知足的时候。
能随意出入官府、包揽事务已经是地方恶霸的高配了,但这竟然还满足不了坐馆的欲望。
听坐馆的意思,居然开始嫌弃跑来跑去麻烦,想着开衙建府了。
这样在有事的时候,就可以把其他各衙门的官员一起召唤过来,实现那什么“一站式指导”。
想到这里,左护法张文建议说“时至今日,坐馆也应该有一处或者几处正式住宅了。
最起码也该在城里有一处,这样才配得上坐馆身份。”
林泰来点头道“言之有理”
他经常住的地方,有城里孙怜怜家,那不是自己的居所;或者城外南濠街更新书院,那是社团堂口据点。
至于在横塘镇还住在唐老头院里,而木渎镇则是住在税关衙署里。
数来数去,在苏州城竟然没有真正的“林府”存在。
主要是林大官人目前没考虑过婚配问题,所以对住处也就一直是胡乱对付,没怎么上过心。
但如今身份到了这个地步,再不拥有一个正式的宅院,就有点掉价了。
总而言之,开府必须提上日程了。
不过林泰来想起了什么,又开口道“其实在城里也是有房产的,张幼于老先生当初把城北桃花庵卖给了我。
那是唐伯虎的故居,品格倒也配的上我,就是实在太小了,才二亩大小,完全不匹配我的地位。
关键是周围住宅稠密,很难进一步把宅院扩大到配得上我身份的程度。”
右护法张武说“我听说过,西边枫桥镇的章家当年为了夺一块地,曾经放火烧了那块地上的寺庙。”
虽然张武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如此行事,有伤天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