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字数是王道?(1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882 字 2024-03-21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二百零五章字数是王道一般文人雅集无论表面形式如何,但正常情况下大体流程应该是以下这样的。

有作品出来,大家看对方身份地位热热闹闹的点评一番,以吹捧居多,亦或无伤大雅的提点小意见,然后下一位唱和。

另外还有专人负责抄录,在席间慢慢传阅,供列席人员细细品味。

事后将诗词结成集子,有本事的刊刻发行,扩大影响力,没本事的私人抄录收藏留念。

这就是为什么混文坛也需要有人带,如果没人带,闯进雅集也没用。

就像现在的林泰来,上了船甚至还登上了第三层甲板,又借着给海瑞献诗的名头发表了作品,可谓是机关算尽。

但又能怎样没有人捧场,集体无视。

哪怕有人跳出来批判贬低,也比这样冷处理要好。

王老盟主已经掌握到与林泰来斗争精髓了,比起争吵,更厉害的武器是沉默,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吵”不过。

林泰来只能主动进攻,直接找上了王世贞老盟主,暗藏杀机的问道“弇州公以为,在下这首词如何”

只要你王老盟主敢说一个字不好,就有十倍火力奉还,除非说是装聋没听见。

王世贞仿佛早就预判到了林泰来的行为,不慌不忙的转向海瑞,同样问道“大中丞以为这首词如何”

既然这首词号称是献给海瑞的,所以就让海瑞来说话。

海瑞很不给词作者面子,开口答道“此乃造作捏合,拼凑讨好之作。”

林泰来“”

从来没有见过海瑞这样累心的工具人,就不能说几句符合人情世故的话吗

这首词可是褒扬你的,你就不能愉快的接受对伱的赞美吗

王世贞低头轻笑了几声,如果海瑞不这么回答,那就不是海瑞了。

周围也随即响起了几片哄笑声,回荡在楼船上。

林泰来有点生气的对海瑞说“在下好歹也是辛辛苦苦,将老大人从危难中解救了出来。

做人不说知恩图报,最起码也该有几句良言善语吧”

如果放在平时,林泰来断然不敢这样放肆的跟海瑞说话,但今晚特殊。

毕竟有“救命之恩”在手,海青天不会真把自己怎么样

海瑞不为所动,答道“一就是二,二就是二,谀词就是谀词,与救命之恩无关。

若你觉得不值得你救,本院将这条命还给你就是。

如果因为救命之恩,便让本院做出品行有亏之事,那万万不能。”

其实客观来说,这篇词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水准在日常应酬档次之上。

但因为里面赞美了自己,所以海瑞绝对不会说这篇词的好话,相反还要极力贬低。

这时候林泰来委屈的像是个二百多斤的孩子,满脸怒色的对海青天说

“如果老大人真觉得在下这首中秋词一无是处,那就请作一篇更好的中秋词出来,让在下开开眼

既然坐在了雅集席位上,老大人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海瑞冷哼一声,你林泰来这是故意为难本院

让他写写政论文没问题,但诗词就不行了,骨子里没有这种风流蕴藉的基因。

大约就是“山头日欲黄,江上树初碧”的水平。

此刻林泰来没有继续硬劝海瑞,反而面向众人,振臂高呼道“让我们有请海中丞来一首”

众人愣了愣后,忽然一起兴致高昂的叫道“来一首来一首”

毕竟那可是海瑞啊,可以正大光明给海瑞起哄的机会并不多

再说在场人中海瑞政治地位最高,让海瑞先来一首也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海瑞这个注定名标青史的大清官写出来的诗词不怎么样,那就更好玩了也许大家最期待的其实就是这个。

就连老盟主王世贞本人也差点挥手起哄,但硬生生忍住了。

他非常敏感的觉察到,怎么不知不觉就让林泰来带节奏了自己才是雅集的主持人

但是众人此时兴致都已经上来了,在齐声呼唤之下,他这个老盟主也不好强行站出来扫大家的兴。

一次成功的雅集,是绝对不能在大家情绪高昂时败兴的。

而且如果能让从不宴饮唱酬的海瑞写下诗篇,那这次雅集岂不就有了非常特殊意义

见多识广的雅集主持人老盟主也受不了这种诱惑,决定静观其变。

就是海瑞的脸色更黑了,此时他的心情,大约就相当于四五百年后的聚会上,一个五音不全、不愿意献丑的人却被逼着当众唱歌的尴尬感觉。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少正义之士。

大家这么调戏海青天,当即就有人看不下去,站了出来并慷慨激昂的说“我愿为海中丞代拟”

而且站出来的不只是一个人,还是两个。

林泰来看去,其中一个他认识,是清流势力的骨干魏允贞,与李三才、邹元标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