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已经被海中丞辞退了,闲暇时间就更多了。”林泰来说。
赵志皋叹道“就海中丞那样的严峻苛刻的人,你在他手下办事,能全身而退就很不错了。”
林泰来又道“在下闲着也是闲着,老学士也可以给我一个临时差事。”
赵志皋下意识的说“我这里是斯文之地,不需要打手。”
林泰来很不服的说“老学士在下是双案首童生,还是苏州城的半个文人,怎么能只以打手来看待在下”
赵志皋答道“以你的才华,在我这里当差是委屈了你。”
国子监里真不需要能从后门打穿到前门,能用暴力镇压监生的人才。
林泰来连忙道“不委屈不委屈国子监里有个地方,让在下去当差绝对不委屈”
好说歹说,林大官人终于说服了赵志皋,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国子监的杂工。
然后林大官人似乎漫不经意的问道“近期我看去给孔圣人上香的士子不少,可有什么大动静”
赵志皋边想边说“若说什么大动静,就是后日南京三直集体给孔圣人上香。”
林泰来惊奇的问道“什么南京三直这又是什么组合”
赵志皋答道“就是去年到今年,因为敢于直言诤谏,被贬谪到南京城的三位气节直臣。
分别是魏允贞、邹元标、李三才,他们官位虽然只有五品,但名声很响亮,是正直大臣的代表人物。”
林泰来“”
这些名字不就是东林党们吗,别以为现在的马甲叫清流势力,就不认识你们几位了
还有,既然这三哥们都在了,那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顾宪成呢
赵志皋说“没听说顾宪成要参加,只听说南京三直一起祭拜孔子。”
这就让林大官人有点奇怪了,清流势力是非常有凝聚力的,这三直臣大张旗鼓去上香,怎么可能不带同在南京的顾宪成
更别说顾宪成是这帮人里唯一的江南人氏,不带这个唯一“地主”也说不过去。
再加上董其昌的情报,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林泰来只能认为,顾宪成肯定会,也肯定会现场装逼。
但是现在顾宪成却不敢事先声张,甚至让三直臣给他打掩护,让外人不要注意到自己。
所以在林大官人眼里,顾宪成这做法跟偷偷摸摸有什么区别就像防贼一样,也不知道到底心虚什么、害怕什么
于是林泰来提醒赵志皋说“老学士要警惕啊,他们这些人最喜欢制造政治议题。
如果在国子监惹出了什么问题,你也要吃挂落,比如他们当众讽喻天子什么的。”
赵志皋愕然道“不至于吧他们又不是疯子。”
林泰来劝道“总而言之,老学士还是要加强警戒,多派人手,小心无大错。”
赵志皋却说“有你就够了,坊间传言不是号称你能以一当千么”
时间一晃就到了后天,南京城的清流势力倾巢而出,来到太学先师庙祭拜孔圣人。
除了南京三直外,顾宪成也到场了。另外李三才的好友、魏允贞的同乡、南京工部主事李化龙也到了。
来这里的大都是士子,所以这一群身穿官袍的人十分醒目。
政治地位并不是最高的顾宪成,这时候反而被簇拥在中间首位。
清流势力的明星人物中,沈鲤是河南人,赵南星、魏允贞都是北直隶人,邹元标是江西人,李三才是陕西人。
而在天下最繁荣富庶、士子群体最多的江南地区,却没有一个能支棱起来的政治明星。
所以为了清流势力的版图大局,他们必须要捧顾宪成。
小小牺牲一下自己的名位又算什么他们可都是正人君子啊。
几人雄赳赳的上台阶,走到大成殿门口的月台上。
此时顾宪成忽然“啊”了一声,直接坐下,然后开始闭目打坐。
其他人围在顾宪成周围,仿佛是护法。
这几人顿时就将大成殿的门口堵住了,让其他读书人难以进殿,只能围在殿外台阶下。
李三才高声道“本官礼部李三才,友人顾泾阳近日读经,忽然心生一道难题。
昨夜忽然梦到宋代大儒龟山先生,在梦中龟山先生让他今日来祭拜孔圣人。
如今看顾君模样,似乎在圣人殿前感悟到了什么心得,斗胆请诸君勿要打扰。”
打又打不过,其余人也只能暂时先在下面看着。
幸亏这次打坐感悟所用时间不多,顾宪成很快就睁开了眼睛,望着苍穹,开口就是诵读
“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对四书五经稍有涉猎的人都能听出,顾宪成诵读的就是春秋的第一篇隐公元年。
只是不知道背这篇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