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有的,就在国子监里”
这下连没有张文聪明的张武也觉得,坐馆这又是把他们当傻子忽悠了。
国子监那种扑街地方,怎能可能比海瑞厉害。
大明朝早期人才稀缺,国子监还是很厉害的,监生肄业后比进士没差多少。
但越往后国子监地位越差,现在监生地位连举人都不如,和进士相比更是天上地下。
京师国子监都不行,更别说摆设一样的南京国子监了。
当今南京国子监连个正官祭酒都没有,一个叫赵志皋的六十二岁从五品扑街翰林兼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掌国子监事。
所以听到国子监,张家兄弟都以为林泰来是在开玩笑,随口拿国子监调侃。
但是向北走的路上,林泰来忽然转了个弯,真就打听着路,向南京国子监而去。
南京国子监管理十分松散,大门集贤门连个守门的人都没有,就让林泰来直直的走了进去。
明伦堂东西两个侧房,分别是祭酒和司业的公房。
林泰来观察了一下,东侧公房门外站着个杂役。
便上台阶走了过去,并对杂役递上了事先写好的名帖,开口道“右都御史海公刚峰属员林泰来求见赵翰林。”
海瑞的名头实在太好用了,那杂役没有耽误,立刻就进屋禀报去了。
然后也没怎么等待,又被引进屋去。
张家兄弟只觉得坐馆失心疯了,他真是来国子监拜访人的
林泰来进了房间后,便看到公案后面坐着个老人,就是左春坊左谕德兼南京国子监司业赵志皋了。看书喇
如果只说官职,似乎还是很厉害的,左春坊左谕德兼国子监官,绝对的翰苑清流。
但再看年龄,已经六十二了。六十多岁的从五品,还是南京官,能有什么前途
而且赵志皋是隆庆二年的榜眼,老师是高拱,势力早不知被清洗几遍了。
所以从任何角度来看,赵老翰林这模样必定是老扑街,官场之路走到头了,已经是官场上的冷板凳非主流。
“海中丞使你前来,有何公干”赵志皋疑惑的问道。
他还以为,是海瑞有什么公事要办,派了这个人来传话。
林泰来恭敬的答道“并非有什么公干,乃是在下仰慕赵学士风范,特意前来拜访。”
赵志皋“”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身上哪点值得别人仰慕
对此他只想唱一句山歌,我家不是财神庙,哪会有财主进香来
林泰来很真诚的说“在下从不以衣冠品级取人,只仰慕学士的为人和品格。”
赵志皋性格还是很随和实在的,很朴实的问道“莫非你是想坐监读书直说就是。”
他只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虽然国子监现在没落的不成样子,但也不排除有人希望镀金。
林泰来答道“在下现在一不是秀才,二没有恩荫,安能入监读书”
国子监即使再没落,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进的,林泰来确实不够资格。
于是赵志皋更迷惑不解了,那伱仰慕个什么
林泰来又叹道“在下别无请托,只是真心感慨老学士的际遇,内心愤慨不平。
故而还写了一首小令,如果不信,老学士请看。”
说罢,又递上一张纸。
赵志皋随手接过来,抬眼看去,只见得上面写道
“铺唇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
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看完了后,赵志皋苦笑道“过分了,你这讥讽时事也太过分了。我看看也就罢了,就不必再传给别人了”
林泰来无底线的吹捧说“以老学士之品格才力,蜗居在此,实乃朝廷屈才也
这篇小令,实乃是为了老学士不吐不快”
哪个坐冷板凳的老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赵志皋进入官场以来,从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顿时心里遭受了巨大冲击。
他不禁也陷入了犹疑,莫非此子真心崇拜自己不然的话,从逻辑上解释不通啊。
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官员,给不了什么好处。
从利益角度看,对自己拍马屁完全无利可图,只有“真心”能解释了。
林泰来暗暗得意,如果今天拿下赵志皋,那就赚大了。
用做生意角度来比喻,就是一本万利
表面上看,这位六十二岁的老头榜眼出身才是个从五品、官场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扑街的无以复加。
但历史上这老头六年后入阁,九年后当首辅。
而且还是党争剧烈的万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首辅之一,有名的万历三大征大部分都是在他任期里打的。
所以说在官场,永远不缺乏奇迹。
不是穿越者谁能想到,这个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