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成功在望(2 / 3)

陈璘在注意到从未出现过的金鹿号上,十多门大炮布置在侧舷,就让他想到了俞大猷推动的炮船计划,也算是有敏锐的嗅觉了。

“大人,那份英格兰女王的国书,是否要尽快送到京师去?”

本来应该是逐级汇报的,陈璘应该先把书信交给俞大猷,由他上报朝廷。

可是现在,俞大猷虽殷正茂出使西洋,估计最快也要一年后才能回来。

可这国书放在手里就有点烫手了,总不能拖延一年才送到京城去吧。

揉揉额头,陈璘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别看一开始收到英格兰女王书信陈璘还很高兴,想到大明威名远扬,即便是欧陆一个弹丸岛国都知道大明,但现在该怎么处理,可是让他这两天费尽心思。

“派一条炮船把书信送到浙江去,然后飞报京师。”

感觉这封书信的重要性,陈璘没有选择派出速度、适应性更好的蜈蚣船送信,而是决定派出炮船送信。

用炮船传信,不仅速度上受影响不大,最主要还是安全。

还是那话,虽然南海上大股海盗已经被消灭,可小股海盗依旧存在,陈璘也不敢冒险。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身后将领急忙躬身道。

“老爷,甘州有书信送来。”

芦布快步走进值房,在魏广德身前小声说道。

“哦,拿给我看看。”

魏广德抬头说道。

芦布把一份密封的文书双手递到魏广德手里,只是看了眼封口,盖着甘肃巡抚官印,这才撕开封口取出里面的书信。

拿出书信只是看了一眼,魏广德不由得轻轻“咦”了一声。

书信不是甘肃巡抚侯东莱写的,而是索南加措所写。

快速浏览书信内容,原来是南加措前往甘州宏扬佛法,侯东莱对他隆重礼敬供养,让索南嘉措受宠若惊。

索南嘉措于是就从甘州写一封信,信里表达了他对万历皇帝的祝福,并希望能够保持朝贡关系,愿意劝说俺答汗退出青海地区。

显然,侯东莱的设想实现了一部分,索南加措对明廷的示好做出了良好的反馈。

文书里,还有甘肃巡抚侯东莱的奏报,魏广德也看了眼,脸上浮起喜色。

思考片刻,魏广德就拿出一张纸条快速票拟,“渠西行劳苦,驭虏酋之机已现,望竭忠尽力,为朝廷谨守疆场”。

写好一张条子,魏广德又拿出一张快速票拟,“藏僧求贡事,诚制驭虏酋之一机。承示即入告主上,已荷俞允,其回赐诸物,皆命内库送不榖阅过乃发,圣德柔远之仁,可谓并包无外矣。”

这会儿魏广德没有继续看书案上各省奏疏的兴趣,端起茶盏轻啜一口,这才放下。

想想,就拿起甘肃来的书信和自己的票拟起身,对芦布说道:“我这儿去首辅那边,有事儿可去那边知会我。”

“是,老爷。”

芦布躬身,等到魏广德绕过书案走出值房,这才紧随其后出了屋子。

魏广德快步到了张居正值房外,对着门口书吏说道:“进去通报一声。”

“魏阁老请稍后。”

那书吏急忙躬身道,随即转身快步进了值房。

片刻后,那书吏出来请魏广德进入,魏广德大踏步走进了首辅值房。

“善贷,可有事来此?”

虽然知道这个时候魏广德过来肯定是有事儿,但张居正还是客套一句。

“叔大兄先看看吧。”

魏广德把甘州来的奏疏和索南加措的书信一并递到张居正面前,“善贷已经做了票拟,叔大兄也看看是否恰当。”

“好。”

张居正答应一声,快速翻看手里文书,脸上喜色也渐渐更浓。

“侯东莱的计策成功,有索南加措发声,想来青海的俺答汗应该会很快回到草原去。”

张居正笑道。

“接下来建庙之事,是否应该马上展开。”

魏广德笑道:“明年,索南加措应该就会去草原宣扬佛法,沿途先把那三座寺庙建起来,京城挑选的高僧,也一并派过去,虽索南加措一起进入草原。”

礼部早就挑选了京城的喇嘛,也往草原送去了一批,这次魏广德打算把那些愿意去草原弘扬佛法的喇嘛都送去。

说实话,一开始魏广德以为这些喇嘛会不愿意离开繁华的京师,不会去草原上传教。

只是让魏广德惊讶的是,礼部甫一向各喇嘛庙传达消息,报名去草原的喇嘛却是争先恐后的报名,想要争夺这个机会。

让芦布打听以后魏广德才明白,这些喇嘛为什么会放着好好的四九城不待,而积极想往草原跑。

不是因为传教,而是因为去了草原,就有机会见到上师,也就是索南加措。

对于格鲁教弟子,索南加措的地位无疑是最崇高的,在喇嘛眼里,这就是活在人间的真神,如果能被摸顶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