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公德也可以打满分。
即便是最擅长挖人隐私的明代八卦作者们,所能找出的争议之处,也只有一点,他怕老婆。
由此看来,王阳明功勋卓著,品德无亏,还成一家之言,这水平,孔庙从祀应该理所当然才是。
但朝野上下,有关王阳明是否可以孔庙从祀,争议依旧很大,主要就集中在这个“立言”上了。
王阳明的心学,甫一出现,就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当然,鉴于程朱理学的权威性与影响力,王阳明不敢直接指斥朱熹说的不对,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他认为朱熹的思想在晚年有了转变,而这个转变的趋势,就是更加倾向于心学的方向。
他以自己的理解,对朱熹的思想重新进行了阐释,并且宣称,你们对朱熹的理解都有错,我才是对的。
他耍这点小聪明,是在既不得罪朱熹,不背负“毁谤圣贤”的骂名,又能继续推行自己的学说,也可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但是,再怎么打擦边球,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永远是分歧极大,怎么也搞不到一起去。
由此,程朱理学的信徒自然是不待见“歪曲”理学的人,反对王阳明从祀就很好理解了。
只不过到现在,这种争议还没有真正进入朝堂,也就是还没有大臣上奏。
但私底下,争议不断。
而此时的张居正,自然以为魏广德是站在心学一边。
不管怎么说,心学的大本营就在江西庐山白鹿书院,魏广德家就在九江,自然和心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才对。
不让孔尚贤到京,难道是怕理学的人联络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