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貌似北风之神(1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7878 字 10个月前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八百倍,所以,在水里航行和在空气中飞行,需要的外形是完全不同的。

在水里最合适的造型是水滴形,而在空气中最合适的是圆锥形。前者的例子是潜艇,后者的例子是子弹。

两种类型是不可兼顾的,这对于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潜射弹道导弹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隐蔽,所以,它必须要从水下发射,等到导弹离开水面之后,再进入大气层飞行,这样,潜射弹道导弹就需要变身了。

巨浪2采用的是双整流罩的设计,在水中使用流体性能最佳的水滴形,等到离开水面之后,将水下的整流罩抛掉,露出圆锥形的整流罩

水滴形的整流罩不仅仅有前面的,尾部也得有才行,这样在水中的性能最好,但是同时,设计太复杂了

大毛也设计过,但是最后证明设计过于复杂。

哪怕就算是技术先进的西方,也没有搞得这么复杂,比如说美国的“三叉戟2d5”和法国的“51”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他们把潜射导弹按照水下造型进行优化,这样出水的过程非常顺利。

但是,水滴形整流罩在空气中飞行阻力很大,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答桉就是减阻杆

这种导弹的外形就像是一条剑鱼,在前面有一个长长的减阻杆,这个减阻杆在水里不会影响航行,在空气中飞行的时候,可以在导弹前面产生激波,减少后面弹体的阻力。

但是,减阻杆的效果肯定不如圆锥形的整流罩,减阻效果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这就导致了导弹的射程大幅度缩短。

美国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先进,所以,就算是阻力大一些,依旧能保证导弹的射程,但是国内的就不行了啊

此时,听到了克瓦沙的话,杨老点头“是啊,克瓦沙先生说得没错,这样设计是会导致系统太过复杂,但是,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啊,毕竟我们的弹道导弹射程八千公里的这个指标是硬性的,我们必须要按照这个指标来。对了,贵方是怎么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

既然大毛的设计师过来了,当然也要听一听对方的意见了。

“我们采用的是水下点火的方式,靠导弹自身的动力出水。”克瓦沙也不遮掩,直接把这种技术说出来了。

国内和西方主流采用的都是燃气弹射的方式,在水下将导弹弹出去,一直飞到水面上方,然后导弹才会点火,而老毛子就更直接了,在发射筒内点火,自己飞出去,管他水下的阻力有多大呢,咱们直接冲就行了。

这种不同的设计,也是由于双方的导弹设计不同造成的。

在冷战的时期,老毛子的核潜艇一艘接一艘的下水,他们虽然也知道固体导弹很好用,但是一直搞不定相关的技术,所以,大多数都采用了液体导弹的技术,这种导弹的发动机推力强劲,水下直接点火也没事。一直到了台风级核潜艇上,老毛子才开始使用固体导弹,专弹专用,所以,当台风级核潜艇退役之后,老毛子突然发现,自己手头的潜射导弹又没的用了

备份计划当然是有的,在红色帝国时期,作为潜射导弹研发龙头单位的马克耶夫设计局已经从1986年开始研制名为“巴尔克”的固体燃料潜射导弹。但是,试射了几次之后,次次失败,沦为了西方媒体嘴里的笑柄,以至于大毛最终取消“巴尔克”研制计划,通过公开竞标选择了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的方案。这个机构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杨导弹的研制单位,按说搞海基导弹也是很顺手的,但是,这款代号为“布拉瓦”的导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经常试射失败,好在最终还是修成正果,算是给大毛挽回了颜面。

所以,在固体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上,老毛子的技术也不咋地,根本就没法意见。

“说来也奇怪,在垂发导弹上,老毛子一直用冷发射,怎么到了潜射导弹上,就搞了热发射呢”秦涛在一旁打趣道,这件事,他也觉得很有意思了。

“还不是因为潜射弹道导弹的出水技术难度太大了。”克瓦沙说道“当年海军不是不知道固体导弹的好处,但是搞了几款都失败了,也只能是搞液体导弹了。”

众人点头,克瓦沙这个老毛子加入会议,也是有好处的,可以给他们一些大毛的核潜艇研制经验,包括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经验,哪怕只是失败的经验,也对己方有启发作用。

固体潜射弹道导弹的技术太难了

众人都是深有体会的,此时听到克瓦沙这样说,大家伙都皱起来了眉头,会议室短时间里陷入了安静的状态。

秦涛也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兼顾水下和空气中呢美国人的那种减阻杆的方式不能用,有没有更好的

水的密度大,阻力大,空气中的阻力就要小得多了,如果导弹在水下也和在空气中一样就好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秦涛突然想到了什么“各位,你们听说过超空泡吗”

超空泡技术首先用在了鱼雷上,大毛修成正果,搞出来了水下航速两百节的暴风鱼雷,它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