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1 / 2)

宠后日记 华卿晴 3129 字 11个月前

想接受我等小国的臣服。”

扶余国的使节说出了他的担忧,他道“咱们能使力的地方,都使力了。可上国全是拒绝,似乎是咱们是什么病害一般,都不敢接近。”

“连公主们都被拒绝了,也邀请不到上国的名门淑女帮助。”

“”

“难道,我等皆有负王上,带着失落与失望离开上国吗”

新罗使节的话,让气氛沉重起来。

不管三国使节如何想

保宁帝耶律贤都是指使了礼部,给三个小国下了通令,九月末时,必需要离开大齐的京师。让他们自己走人,回了那三个小邦国去。

当然,保宁帝耶律贤是不是讲的,这三国使节团回去后,呵呵,新罗、南韩、扶余还存在吗

这是一个问题啊。

九月初九,殿试开始。

新的贡士们,是随着侍卫,进了宫中。

说起来,大齐南北二京。这北京城,建在了朝阳山下。已经建成了一百年。比起南京城,早了五十年。

这北京城嘛,比起南京城的那一种堂皇之美,就多了几分的粗狂。

这一座城,这一座皇宫,都是一种粗狂的美。

德政殿,就是殿试的地方。等贡士进了正殿后,他们拜礼时发现了,上头丹头上坐着的人。不是一位帝王,而一双帝后。

当然,能考上了贡士的人,都知道皇后娘娘萧氏的大大声名。这位上得了朝堂,打了征战的皇后娘娘,声音赫赫嘛。

只不过,论材大典,何等重要啊这等时候,皇后居然也与皇帝并坐而立,当真是

让贡士们都心头得赞一声,够威武啊。

不管心头如何

这按着名次,都得赶紧坐好了。

至礼拜后,贡士就是纷纷就坐。殿试开始了。

今日,明珠出的题目。够简单的,也够直白的。

“本宫辅佐圣上,牧万民之福祉,庇天下之安康。必使朝廷仁德,社稷永固,以不负于祖宗,无愧于上苍之恩赐也。

然,民安必使其耕有地,食有粮,身有衣。然,境安民泰,无贼无盗,无刀兵之祸,始无流民之苦尔。

地有数,民户渐丰,多则,何解此,患也。

圣上御极多年,漠西有贼子,平之。漠东有掫尔小邦,灭之。奈何,西方凉朝,南方吴朝,皆大齐之巨患也。

本宫思之,寝难安,食难咽。哀智慧之短,叹一统之难。唯,求才定安邦之计,佐君王以四海升平。

诸贡士,通经书,晓实务,知天下至理,恩科斐然成章者也。汝等当呈己见,挥笔论策,勿隐心思,直书大才大德。圣上,孜孜求也。”

这一中心思想出来,在场的贡士们,人人是心头有数了。

圣上,以及皇后娘娘考的究竟是啥

不乎两条。其一,人越生越多,这地的数量有限,有什么法子不其二,天下一统,可有攻略

有哪些大才,能安邦,能定国,赶紧表现出来吧。圣上和本宫,都在孜孜不倦的求得啊。

第99章

恩科的目的, 只是为了选拔出来上位者满意的官员嘛。官员的用途,自然就是统治这社稷。所以,除了本事外, 这政治正确也很有必要了。

当然,这些事情嘛,明珠不必急着在意的。因为,这些贡士们的考卷,实则会让主考与副考官们先验看的。然后,再由五阁老讨论后, 呈到了御案上。

而在御案上查看的人, 自然就是明珠了。至于夫君保宁帝耶律贤是否看一看, 那就得问一问保宁帝耶律贤有没有心思去翻一翻了。

殿试时, 夫妻二人的乐于提拔了贤才, 对于人才发迎的态度,还是表演了一翻的。当然, 在殿试后,夫妻二人就是直接回转了御书房。

“这一场殿试,总能简拔出来一些合用的。”

“我看,大郎身边的人,就由明珠你挑选吧。”保宁帝耶律贤挺随和,这般说了话道。当然,保宁帝耶律贤更放心的。毕竟,大郎是他们的长子, 又是国朝的太子, 这等重要的东宫侍从官, 保宁帝耶律贤知道,妻子不会随意安排人手。

便是要安排了, 国丈那边必然是要查个一清二楚的。

身家清白与否

政治观念是不是合拍

本人才德又干净吗

这些东西,想一想,魏国公府的私下里,不查了的话,呵呵,保宁帝耶律贤是不信的。当然,他本人也会查一查的,隐卫和秘卫不是吃白饭的,这等东宫侍从官,哪人哪家族,自然都会料理清楚来。

“成,我会好好跟父亲商量商量。”

“倒底不好独断。总要平衡平衡,各派系宗室勋贵们之间的恩荫子弟人数。”

东宫侍从官,寒子门好处理。上位者有恩赏,得赏之人接着便是。没得到赏识的人,也不敢叽叽歪歪的。

可那些高门子弟,就不同了。这中间的度,是需要